傣秀惊鸿 艺韵流芳——滇南漫记(5)

兰天

<p class="ql-block"> 20日那天,在车行中国科学院植物园途中,导游的一番话,瞬间勾住了我们的心。她说,今晚的《新傣秀》不仅有全球甄选的精英演员,其剧场更是国际大师设计的艺术杰作。我们本就对这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视听盛宴满怀期待,听她这么一说,更加期待,只盼着夜幕快快降临。</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便早早来到孔雀公主大剧院。只见剧院门前的傣艺坊广场上,四位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手持器皿,面带温柔笑意——她们身着蓝白傣装,笑容温婉,身姿窈窕,伫立在此笑迎宾客;其他演员在后面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与造型,将傣家风情与待客热忱融于绰绰风姿之中。</p> <p class="ql-block">请看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  晚上7点25分,我们随着人流入场观看演出。因我们提前购票,得以坐在第七排正中的绝佳位置,静候演出开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点45分,演出正式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序幕《水色》以灵动的舞蹈与杂技,将西双版纳的“生命之源”——澜沧江水的七彩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整场演出奠定了水润万物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  紧随其后的《太阳鼓》,鼓声雄浑,基诺族人民的热情似火,诉说着他们古老的传奇。而《人象共生》则通过精巧的木偶戏,生动再现了“短鼻家族”北迁的故事,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  《万象耕新》与《布朗茶韵》聚焦于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前者展现了十二千田上的勤劳耕作,后者则用清脆的弹唱勾勒出布朗姑娘采茶的悠然,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演出中段,《花之谷》将科技感拉满,6D水陆舞台与3D魔幻飞行技术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仙境;《傣武鼓韵》则刚柔并济,刀光与鼓声交织,刻画出傣家人纯粹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下半场,《澜沧月色》如诗如画,竹筏与少女在月光下缓缓前行,浪漫而静谧。紧接着,《敲醒大地》中哈尼族少男少女的热情舞蹈又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高潮部分的《龙舟飞渡》,男女双人空中绸吊表演难度极高,以杂技的惊险演绎了团结协作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最终,在《吉祥圣水》篇章中,孔明灯承载着众人的祈福升空,为整场演出画上了圆满而吉祥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这场演出以傣家山水为卷、人文为笔,将孔雀、澜沧江、雨林等核心文化符号融入每一段舞姿与旋律。孔雀象征着对美的极致追求,澜沧江是滋养民族的血脉,而雨林则体现了“与自然共生”的哲学。</p> <p class="ql-block">  歌舞秀落幕后,意犹未尽的我们随人流来到傣艺坊广场,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正等待着我们。熊熊篝火点燃了夜空,也点燃了我们的热情与童心。身着傣装的演员与我们手拉手围成圈,在欢快的音乐中载歌载舞,将一天的疲惫与兴奋都融入了这热情的舞步里。匡菲导游还贴心地提醒我们站到外圈,好为我们记录下这欢乐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请看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 直到晚上9点半,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与演员们道别合影。若非亲身体验,实难想象一场演出竟能如此立体地展现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场《新傣秀》,无疑是西双版纳赠予每位游客最璀璨的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请观看視频《新傣秀》</p>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江国华 徐志花</p><p class="ql-block">视频录制:匡 菲 徐志花</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江国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江国华</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7日于浙江衢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