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还香不香

龚江南

<p class="ql-block">香港还香不香,作为游人真不好说,我看到的今天的香港早已不是1998年我第一次去香港是看到的万头攒动的繁华热闹场景,所生活的深圳倒是香港人如过江之鲫来采买生活物资。网络给我的资讯是到香港旅游购物的内地人锐减,香港许多门店纷纷关门大吉,而金融业也大举把总部前往新加坡,香港已经成为“金融中心废墟”。</p><p class="ql-block">说到香港,尽是令人沮丧的消息。</p><p class="ql-block">近一段时间几次到香港购买某种必需品,都成功地避开了节假日,走过香港的市面,乘坐香港的地铁,感觉香港还是一如既往的井然有序,祥和安宁,人们的脸上从容淡定,看不出凄惶和焦虑。</p><p class="ql-block">起码,在香港街头,没有看到遍地药店,没有看到疯狂的“打折”、“清仓处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香港,不光是维多利亚湾的流光溢彩,也不光是皇后大道的纸醉金迷,真实的香港是升斗小民烟火气的下午,是拥挤的港島半山的玻璃窗内。</p><p class="ql-block">像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我被香港中文大学的禹教授带去一个新开发的网红点,香港中区警署和域多利(维多利亚)监狱去打卡,我们走过中环金钟的一条过街天桥。香港的过街天桥非常人性,那些带顶棚的天桥,往往串联几幢大楼,跨越几个街区,让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我们的目的地在半山,这条天桥竟然贴心地安装了传输带。</p><p class="ql-block">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天桥底下墙壁上蹩脚而有些肮脏的的涂鸦,而是天桥两侧密集的摊档。看告示,这是香港政府扶助年轻人创业的一项举措。摊档上卖的都是些廉价的小物品,行人匆匆而过,这些小买小卖生意并不乐观,但守档的男孩女孩似乎都很忙,他们不停地整理着自己的货物,使自己看上去始终在积极地忙碌着,每一个摊档都因为年轻人活跃的动作显得生气勃勃。</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眼神和内地的孩子明显不同,是什么呢,一时半会还真说不出,执着的自信?对明天的期待?我命我主的淡定?</p><p class="ql-block">反正看不出茫然。</p><p class="ql-block">而且,他们的眼神特别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位于荷里活(好莱坞)道上的大馆。</p><p class="ql-block">大馆,是1864年建的中区警署及其监狱,监狱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大馆地处半山的一片平地上,前面是一栋4层的英国古典式红砖楼房,后面是一栋四层高带拱廊的米黄色楼房,以及它后面的域多利(维多利亚)监狱。这所监狱,据说曾经关过伟人孙中山先生。在监狱附近的高地上,是原中央裁判司署。</p><p class="ql-block">2005年,中区警署迁走,政府开始把它活化成一处文娱乐土。我来的这天不是节日,监狱广场上还是聚满了年轻人,广场中央,几个音乐爱好者在自弹自唱,几个小姑娘则有礼貌地低声向围观者推销某种产品;拱廊大楼一楼的咖啡馆门前坐满了人,另一侧,许多人在排队等候进入黄楼。在原裁判司,一楼是新电影样式试验基地,还有很多人在里面玩一种叫“追杀”的电视游戏,二楼,是一间规模很大的咖啡馆,我和禹教授坐下来,享受了一顿英式下午茶。</p><p class="ql-block">咖啡很香,感觉香港真好。</p><p class="ql-block">香港正经历开埠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但百年来浸透骨髄的精神不是一二十年就能更换的。有一代代年轻人在,那些天桥上守档的、大馆推销自己的创意的年轻人,一定会撑起香港的繁荣。</p><p class="ql-block">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