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深化区域教育协同,推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质量进阶,2025年11月7日上午,在上级的组织和指导下,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联片教研线下研讨活动在安乐小学举行,活动由我校李菀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研讨课--《桥》拉开帷幕。</h3> <h3>“精心备课是课堂成功的基石”,从李老师的课堂中便能深刻感知这一点。课前,她深入剖析教材内核,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还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李老师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切入,引导理解课文主要情节。课堂上,她虽是执教不到两年的新教师,但她凭借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以“情”为引,带领学生抓词品句、品读悟情,让老汉高大的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榜样的力量也随之自然生长。</h3> <h3>课堂上,“小组合作”成为探索人物形象的核心载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领悟了老支书 “沉着冷静、一心为民、不徇私情、爱子心切” 的品质,更在合作中掌握了 “通过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的阅读技巧,课堂氛围热烈而高效。同学们全神贯注,踊跃听讲,积极交流。 整堂课设计巧、互动实、立意深:以情境串联教学环节,让学生从 “被动听” 变为 “主动探”;用细节挖掘推动理解,让老支书形象从 “平面” 走向 “立体”;借生活联结升华主题,让课堂价值从 “学文本” 延伸到 “悟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h3> <h3>公开课结束后,在镇教育组语文教研员黄耿的主持下,听课老师及时进行评课,大家畅所欲言,收获颇多。此次公开课不仅让学生在文本与生活的联结中深化了对“桥”的认知、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更搭建起我区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的桥梁,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h3> <h3>此次《桥》的教研活动,不仅是对一篇课文教学的打磨,更是一次语文教学理念的践行与深化。它让我们看到,语文课堂可以是文本解读的阵地,是思维碰撞的舞台,更是精神成长的摇篮。<br>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这样的教研活动为契机,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搭建起一座又一座连接学生、文本与生活的“桥”,让语文教学绽放更绚丽的光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