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青年,油我力量:当石油红遇见文脉青

blue valentine

<p class="ql-block">  你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见证过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聆听过丝路驼铃的回响,也孕育了照亮中国的延安精神。今天,当新一代石油青年踏上三秦大地,我们带着一个时代的命题而来:如何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青春路上最明亮的灯塔,如何在千年文脉与现代能源的交汇处,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答卷?</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中国石油的新晋员工,我第一次站在陕北高原上眺望:远处是沉默的抽油机,如同大地的脉搏;近处是绵延的黄土沟壑,藏着千年文明的密码。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奇妙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陕西,这份文化自信有着最生动的诠释——它既是兵马俑的威严、大唐不夜城的璀璨,也是石油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每一个坚实脚步。</p> <p class="ql-block">  在入职培训中,我们这些“00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着党的创新理论。我们把油井拆解来看:井架是根基,如同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油管是脉络,如同高质量发展,畅通无阻;原油是动力,如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这样的“青年化翻译”,让宏大的理论变得可触可感。我们在公司的领导下不断学习,用视频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与油气田绿色开采完美契合。</p><p class="ql-block"> 这片三秦大地,既有革命圣地的炽热红色,也有青山绿水的生态绿色。在延安,石油人重走初心之路,在好汉坡前深刻理解“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时代意义;在秦岭深处,我们参与“中华文脉传三秦”活动,用数字技术复原古栈道,记录濒危非遗。石油红的工装与文脉青的山水,在这个时代达成了最美的和解——我们开采能源,是为国家“加油”;我们守护文脉,是为民族“留根”。</p> <p class="ql-block">  更让我们振奋的是,陕西的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从智慧油田的物联网系统,到新能源领域的氢能攻关,年轻的面孔正成为技术迭代的“尖兵”。曾经激励过前辈的“西迁精神”,今天依然在我们心中燃烧——“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选择将青春写入陕北高原的风里、关中平原的麦浪里、陕南群山的云雾里的实际行动。</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每一个青年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长龙号”青年突击队于2025年2月成立,以技术创新、安全高效、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专业化分工、智能化驱动、党建引领,全面参与智能钻井系统从调试到生产全流程高效运行,为钻井作业安全、高效、智能化提供青年力量的坚实保障。他们作为系统的可靠操作者、忠诚维护者和安全守护者,彰显青年在企业战略落地中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天然气销售公司江苏分公司马健, 为身处关键能源行业的我们燃气人指明了奋斗方向。他坚决坚决履行安全职责,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在每一次维修、每一次抢修中恪尽职守、努力奋斗。在所在岗位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为推动我国“十五五”规划的顺利进行奏响时代最强音。</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轻的面孔,共同拼出了新时代三秦青年的群像:他们左手握扳手,右手执笔墨;既能用科技赋能传统,也能用文化柔软现实。面对网络上“躺平”“内卷”的讨论,我们不做空洞批判,而是用行动给出自己的答案:在能源保供一线,每一滴油都是反“躺平”的宣言;在文化创新赛场,每一次创作都是抗“内卷”的突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越来越懂得,文化自信,从来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站在三秦大地上,我们是你土地上生长的新芽,根须深扎千年黄土,枝叶追寻现代阳光;我们是你油脉中奔涌的后浪,曾用脚步丈量长城烽燧,也用代码重构古都经纬。习近平文化思想,于我们而言,是藏在井架里的“延安精神”,是飘在信天游里的“人民情怀”,是刻在秦岭石上的“国之大者”。</p><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下,我们一群石油青年员工并肩走向远方的井架,身影在黄土高原上拖长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这一刻,石油红与文脉青完美交融,传统与现代深情相拥。请相信,当新世代扛起国之重器,当青春力量注入中华文脉,这片古老的土地将永远年轻,这是三秦青年对时代最坚定的回答,也是石油儿女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