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义的党课

轻吟浅唱

<p class="ql-block">摄影/文:轻吟浅唱</p> <p class="ql-block">这堂党课,没有宏大的口号,也没有空洞的说教。罗元书记站在屏幕前,讲“八项规定”,像在讲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路。他说的不是条文,而是生活——是饭桌上的一杯清茶,是节日里的一声问候,是会议中的一张简纸。那些曾被我们视为“惯例”的事,如今在“铁规”面前,一点点褪去模糊的边界,显出清晰的轮廓。我们听着,不像是在接受教育,倒像是在回望自己的脚步,看它是否偏离了初心。</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宽敞明亮,长桌如河,将我们轻轻串联。水杯在手边静默,文件摊开如叶。墙上的书法作品不喧哗,却自有力量。灯光洒下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进那些平日被忽略的细节里。有人低头记笔记,笔尖沙沙,像春蚕食叶;有人微微颔首,眼神专注,仿佛要把每一句话都种进心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会议,而是一次集体的自省。</p> <p class="ql-block">投影屏亮起,屏幕上是“长效机制:三张清单固化成果”。左侧的照片定格了某个瞬间——有人倾听,有人记录,有人沉思。右侧的文字冷静而有力,像一把尺子,丈量着作风的尺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变化:从“一阵风”到“四季风”,从“不敢”到“不想”。那些曾经模糊的界限,如今被制度一笔一划地描清。</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笔记本上写下“精简会议活动”,笔画顿了顿,像是在回想自己曾参加过的那些冗长会议;有人在“严禁公款吃喝”下划了线,嘴角微微扬起,或许想起了某个拒绝宴请的午后。这些规定,不再是墙上挂着的标语,而是开始在日常中生根发芽,长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p> <p class="ql-block">穿红毛衣的同志在电脑前演示,手势沉稳,语调平和。他不是在汇报工作,而是在讲述一种信念——制度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它护住的是公权的纯洁,是民心的信任。大屏幕上红色的标题醒目而庄重,墙上的书法“清风徐来”静静悬挂,仿佛在回应:清风,真的来了。</p> <p class="ql-block">一位戴眼镜的女士执笔记录,神情认真。她面前的纸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她的笔没有停,像是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她身后的人们目光一致,朝向讲台,也朝向某种共同的认同。桌上手机静音,水杯微凉,但气氛却热切。这不是被动的听讲,而是主动的接纳。</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的“三张清单”不只是制度设计,更像是一面镜子。我们照见了自己:哪些事做过了头,哪些习惯该改,哪些坚持值得守护。长效机制不是一纸空文,而是把一时的清醒,变成持久的清醒。它提醒我们,作风建设,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不断校准方向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数据赫然在目:2024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万起,基层“微腐败”占比高,执纪越来越严。红色背景如警钟,白色文字如刀刻。我们沉默地看着,心里却翻涌着。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纠正的偏差,是一次次被唤醒的警觉。它告诉我们:纪律不是松紧带,而是高压线。</p> <p class="ql-block">红毛衣的同志与浅色外套的女士相对而坐,一个讲解,一个倾听。他们的对话没有火药味,却有力量。电脑屏幕上的图表、大屏幕上的标题、墙上的书法,都在诉说同一件事:制度在落地,风气在转变。这不是一场运动的尾声,而是一种常态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讨论</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屏幕前,红外套如一团火。她不是在念稿,而是在传递一种温度。指尖轻点“八项规定:铁规砺行,清风兴党”,每一个字都像敲在心上。她说:“这些规定,不是为了限制我们,而是为了保护我们。”那一刻,灯光落在她身上,也落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我们忽然明白,清廉不是牺牲,而是自由——是从人情世故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是从侥幸心理中挣脱出来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课后,我们站在一起合影。背景是刚写就的书法,墨香未散,字迹遒劲。六位姐妹,笑容自然,没有摆拍的僵硬,只有共鸣的温暖。我们不是为了拍照而聚,而是因为同一种信念而站在一起。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清风不仅在制度里,也在我们之间。</p> <p class="ql-block">几位老同志也合影留念,帽子、夹克、笑脸,像老友相聚。他们经历得多,看得也透。有人说:“这课讲到了点子上。”不是讲得多高深,而是讲得多实在。八项规定,说到底,就是让我们活得更干净、更坦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堂党课,没有惊天动地,却让人久久难忘。它不靠煽情取胜,而是用真实打动人心。我们带走的,不只是笔记,更是一种觉察:原来纪律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在的清醒。当“八项规定”从文件走进生活,当清风从会场吹进日常,我们才真正明白——兴党之本,不在声势,而在点滴。</p><p class="ql-block">2025.1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