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游地坛公园,在皇祇宫看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泰山封禅玉册(仿制品),网上检索,得知该玉册历经劫难,两次被挖掘出土,辗转多人之手,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奠的共有六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所谓封禅者,就是皇帝登上泰山祭天,在泰山之下祭地的大型祭祀活动。封者,祭天也;禅者,祭地也。其目的无非是向天地宣示自己的文治武功,祈求天地保祐自己江山永固。那么,在封禅活动中,各位皇帝手持的昭告文是什么形制,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前四位皇帝的昭告文未见其真迹,只有唐玄宗和宋真宗的祭地玉册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土面世。现就唐玄宗封禅玉册简介如下。</p> <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泰山封禅玉册1931年出土于泰山文峰塔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15简,简长29.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刻135字,隶书。在每简的上下两端各横穿一孔,用以穿绳连结各简。撰文与书写均出自唐玄宗本人。玉册文辑录如次。</p><p class="ql-block"> 维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一月辛巳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p><p class="ql-block">皇地祇:臣嗣守鸿名,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若,汽未敢康。赖</p><p class="ql-block">坤元降灵,锡之景祐,资植庶类,屡惟丰年。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礼,式表至诚。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饗。</p> <p class="ql-block"> 文字比较生涩,现注释如下:</p><p class="ql-block">1、嗣天子:继承天子之位的人。</p><p class="ql-block">2、敢昭告于:敢,谦词,犹冒昧。昭告,郑重公开地宣布。于,引出宣告的对象。常用于祭祀。</p><p class="ql-block">3、鸿名:表示显赫声誉。</p><p class="ql-block">4、嗣守:继承并遵守和保持。</p><p class="ql-block">5、膺兹丕运:膺,承受。兹,这。丕,大好。运,运气。承受这大好的运会。</p><p class="ql-block">6、率循:遵循、依循。</p><p class="ql-block">7、祗若:祗,敬。若,顺。意即敬顺。</p><p class="ql-block">8、汽未:汽,同迄。迄未,始终未能。</p><p class="ql-block">9、未敢康:不敢安乐享受。</p><p class="ql-block">10、坤元:大地滋养万物之德。</p><p class="ql-block">11、锡:同赐。</p><p class="ql-block">12、景祐:景,大。祐,同佑。保佑。</p><p class="ql-block">13、资植庶类:帮助生长万物。庶类,万物,万类。</p><p class="ql-block">14、时巡:指帝王按时巡狩。</p><p class="ql-block">15:厚载:地厚载万物,指地。</p><p class="ql-block">16:牺齐:古代诸侯结盟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p><p class="ql-block">17: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p><p class="ql-block">18、瘗礼:埋祭品以祭土地。</p><p class="ql-block">19:庶品:犹众物、万物,众多祭品。</p><p class="ql-block">20、配神:配享神灵,即与神灵共同接受祭祀。</p> <p class="ql-block"> 整篇文字大体可以分为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点明时间、人物和事由。即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李隆基有重要事情报告给大地之神。第二层意思是简述自己登极以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敬顺天地,一刻也没敢安乐享受的虔诚态度。第三层意思是颂扬大地的恩德,保佑社稷黎庶,连年丰稔,国富民足。第四层意思是说为了报答大地的深情厚恩,他备办了丰盛的祭品,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并请自己的父亲睿宗皇帝作为配享。如果去掉前面的抬头部分,全文只有一百零一个字,三层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堪称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可见玄宗皇帝不仅是梨园鼻祖,情场老手,也是文坛高才。还有他的书法,在唐楷异峰突起,行草名家辈出的大背景下,他的一手隶书,朴拙雄劲,霸气侧漏,表现出一代帝王的傲岸风骨,妥妥的一个文艺范儿。</p> <p class="ql-block"> 这玉册在祭奠礼完成之后,是要埋入地下的。据记载,北宋时,玉册被挖出,辗转到了宋真宗手里。由于他在战胜的情况下和辽国签定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虽然赢得了一百多年的太平日子,但毕竟不是一件光彩事情,所以,由玉册,他想到了封禅,想借封禅挽回一些颜面和名声,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麻醉罢了。宋真宗的封禅结束后,他把唐玄宗的玉册和自己的玉册一并置于地宫,且在上面建了文峰塔,两玉册在地下沉睡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原大战结束后,马鸿魁被任命为国民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驻扎在山东泰安城内。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他决定在泰安城西南隅的蒿里山修建一座纪念碑。在挖掘地基时,军工人员意外的挖出了玉册。此后,玉册由马鸿魁收藏。1949年,马鸿魁逃往台湾,玉册带到台湾。1950年,马鸿魁去美国看病,玉册带到美国,放在洛杉矶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1970年,马鸿魁病逝前嘱托夫人刘慕侠,一定要把玉册带回台湾。1971年,刘慕侠遵夫遗嘱,将玉册带回台湾,捐献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军阀的功罪,我们不去探讨,但最终将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的民族情怀,值得后人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