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当怒放的桂花熏香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当街边的梧桐叶打着旋儿飘落,我知道,立冬来了。这节气像一位故人,每年如期而至,带着岁月的温度,轻轻叩响了儿时立冬的记忆之门。<br> 立冬的早晨,天还没亮,厨房里就飘出阵阵香气。母亲会熬一锅热腾腾的粥,米粒在锅里翻滚,红枣、桂圆、莲子沉浮其间,甜香弥漫了整个屋子。我总爱赖在被窝里,听母亲在灶台边轻声哼着古老的歌谣,那声音温柔得像窗外的晨雾,让人安心。粥熬好了,母亲会盛一碗,轻轻吹凉,递到我嘴边,那暖意从舌尖一直传到心底。<br> 立冬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院子里。隔壁的三公,会搬出那把老藤椅,坐在墙角晒太阳。我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围坐在他身旁,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他说的都是些陈年旧事,什么旧社会生活的艰辛,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还有他年轻时的趣事。那些故事,像一串串珍珠,串起了岁月的长河。我听得入迷,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那些鲜活的面孔,感受到了那些炽热的情感。<br> 立冬的夜晚,最是温馨。老家人这一天都会杀鸡宰鸭,说这一天吃了鸡鸭,一个冬天都不会觉得冷了。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上,吃着喷喷香煮得酥烂的鸡鸭肉,满嘴流油。饭后,又齐齐地围坐在煤油灯旁,昏黄的灯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父亲会泡一壶热茶,茶叶在热水中舒展,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母亲则会拿出棒针和毛线,为我们织毛衣。她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在毛线间,织出的不仅仅是毛衣,更是温暖和爱。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笑声在屋子里回荡。<br> 后来,我长大成人,离开了那个小院子,离开了那些温暖的时光。但每到立冬,那些记忆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母亲熬的粥、三公讲的故事、晚餐的鸡鸭肉、父亲泡的茶,以及一家人围灯夜话的场景,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br> 立冬,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段时光,一种情怀。它让我懂得,无论走多远,那些温暖的记忆永远都会在心底,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br> 在这个立冬,我愿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那些旧时光,让心灵在温暖中栖息。 <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