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旅程-纪念结婚四十二周年(第二辑)

国泰民安

<p class="ql-block">旧册尘封金风在,笑靥藏帆忆昔年。京苏沪杭繁花路,朝夕相随醉笑颜。四二光阴同栉沐,半生风雨共凭栏。韶华未负初心暖,岁月留痕一笑谈。</p> <p class="ql-block">南京,又叫石头城。六朝古都,历尽风雨沧桑。1948年5月,蒋总统在此宣誓就职,不到一年时间,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解放了南京,占领了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自1955年收集建桥资料、56年选址勘探、60年正式开工建设、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通车。上边建公路桥,下边火车隆隆的通过,可想当年的建设多么逼迫。从收集资料到全面建成通车,共历时13年。</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古称“石子岗”,因岗上有独特的五彩石。明、清时期这里秋天落花如雨,故改名为“雨花台”,曾是金陵十八景之一。民国时期这里成了杀人场,十万共产党人和爱国人氏在这里遭到屠杀。解放后建成了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南京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据说目前仍留存25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砖石构造的城墙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无锡宜兴,中国最有名气的紫沙壶出自这里。宜兴三洞也是很值得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灵谷洞、张公洞、善卷洞都是与道教有些渊源和传说,灵谷洞更是道教说的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灵谷洞里的“灵谷文苑”厅,石壁上有宋、明、清游人提字。</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太湖最漂亮的一段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楼,眺望方圆百多里太湖,心旷神怡。上这楼点了二杯号称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西湖双绝”,五元一杯,二杯十元,足够二餐饭钱,原来是个坑!</p> <p class="ql-block">当年太湖水质优良,盛产银鱼、白鱼、白虾,味道鲜美。在此品尝了一道银鱼炒旦。</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美景</p> <p class="ql-block">学习姜太公。</p> <p class="ql-block">蠡园,据说范蠡携西施避世于此。</p> <p class="ql-block">姑苏寒山寺,庙虽不大但名气极大,除了因寒山大师在此弘法、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相聚于此,更因张继一首诗扬名中国、日本。</p> <p class="ql-block">这枫桥、这京杭古道,正是张继泊船的地方。与古人重叠,情不自禁的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的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供奉的寒山、拾得(和、合)二仙。</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大雄宝殿,没有高大的殿宇,但宝贝不少。</p> <p class="ql-block">唐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主持开凿了这处泉眼,最初名为惠山泉。后来茶圣陆羽遍访名泉评定水品,将其列为天下第二,这处泉便有了“天下第二泉”的名号,还别称“陆子泉”。1074年苏轼携贡茶小龙团到访,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元代赵孟頫不仅为泉亭石壁题写“天下第二泉”五个苍劲大字,还留下相关诗作,这些题字和诗句成了泉边珍贵的文脉印记。</p> <p class="ql-block">民间音乐家阿炳双目失明后,常深夜在泉畔驻足,聆听泉声、感受月色。1950年杨荫浏教授为他录音时,结合乐曲诞生地与意境,将他即兴创作的曲子定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也让天下第二泉的名声更广泛地传遍海内外。</p><p class="ql-block">亚炳本是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私生子。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雷尊殿的产业,靠着道观的香火钱和做法事的收入,生活十分优渥。.父亲离世后阿炳逐渐沉溺于抽大烟、赌博等恶习,还常流涟风月场所,最终染上梅毒(属于花柳病的一种)。他34岁左右因梅毒导致双目相继失明,道观也因疏于打理而衰败,失去生活依靠的他,从此只能以街头卖艺为生,开启了长期流浪卖艺的生涯。亚炳的人生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苏州双塔。</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清朝时期有170多座,现存50多座,其中最有名气当属拙政园、网狮园和留园。因时代久远,淡忘了一些照片是哪个园林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布局精巧,小中见大 。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著称,在有限的空间里描摹自然,写意山水。如拙政园将千米之外的古塔“借”为园林一景,拓展了园林的空间感。</p> <p class="ql-block">园林建筑常为粉墙黑顶,内饰以淡褐或木纹本色为主,色彩干净明亮,朴素大方。建筑形式丰富,有厅、楼、舫、亭、廊等,空间处理流通开敞。其中,廊的形式分为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四种,轻巧玲珑,起到分隔和联系风景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注重花木的配置,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以花木为园林增添自然情趣和季节变化。如拙政园春有牡丹,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四季皆有美景。</p> <p class="ql-block">苏州园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造园者的精神寄托和理想情怀,体现了古人“诗意栖居”的生活哲学。园内的建筑题名、楹联匾额、碑刻书画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意。</p> <p class="ql-block">网狮园以石山形似狮子为名。</p> <p class="ql-block">苏州石山又以透、瘦、皱、漏的太湖石为贵。</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藏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话说一对种花的青年男女被花霸拆散,死后双双化蝶陪伴。林则徐在苏州做巡抚时听说这个故事,在亭内心印石屋写下了“园灵证盟”四个大字。刀郎的《花妖》是取材于这故事吗?</p><p class="ql-block">亭子上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p> <p class="ql-block">虎丘山上有一片平坦的巨石,能容纳千人,因此叫“千人坐”。</p><p class="ql-block">相传南朝高僧“竺道生(生公)”曾在此向千人讲经,但因他提出“人人皆可成佛”的超前观点,被当时的佛教界排斥,听众渐渐散去,只剩他对着石头讲。讲到动情处,连石头都像人一样点头认同——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而这片巨石也被称为“千人坐”。</p><p class="ql-block"> 生公讲台,就在千人坐附近,是生公当年讲经的场所遗址。原建筑早已不存,现在能看到的是遗址区域的石基、碑刻,以及后人纪念他而设的相关遗迹。“生公讲台”的名字也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虎丘“以文载景”的代表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民间 “假虎丘真剑池”的传说:剑池旁“虎丘剑池”四字传为唐代颜真卿所书,后来“虎丘”二字因年代久远剥落,明代石刻名家章仲玉补刻。后人看补刻的“虎丘”二字,神韵远不如原刻的“剑池”,便有了“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这其实暗示阖闾墓的秘密——剑池两侧峭壁天然形成,虎丘后山却是人工垒土而成,目的就是掩盖墓址。</p> <p class="ql-block">阖闾生前喜爱名剑,死后其子夫差用三千名剑陪葬阖闾,其中有“鱼肠剑”、“扁诸剑〞等名剑。因与阖闾墓的传说 ,这个池子得名“剑池”。此后秦始皇、孙权都曾派人到此凿山寻宝,却始终一无所获,而他们的开凿之处最终演变成了如今剑池的深涧模样</p> <p class="ql-block">未竟的考古之谜 :1955年景区清理剑池时抽干池水,发现池底有“人”形洞穴,洞底横放四块大石,后方还有回响。2008年清淤时,又再次看到封堵墓门的巨石。但因为剑池上方就是虎丘塔,贸然挖掘可能导致古塔坍塌,为保护这一标志性建筑,考古工作最终停止,剑池下是否真的是阖闾墓,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照片上方便是千年虎丘塔。虎丘山整个范围都是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剑池更是重中之重。有史料记载剑池是吴王阖闾之墓。</p> <p class="ql-block">虎丘山下,“铁华岩”三个刚劲的石刻引人注目。池塘中一股清泉汩汩流出,旁边石刻“第三泉〞!原来这是虎丘的“观音泉”,是大名鼎鼎的“陆羽井”。</p><p class="ql-block">这里被唐代品泉家刘伯刍评定为“天下第三泉”。天下三个名泉一在无锡,一在苏州。那么你知道第一泉在哪里?是叫什么泉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83年的上海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的上海跑马场,现在是上海人民广场,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p> <p class="ql-block">上海外滩。</p> <p class="ql-block">上海苏州河,十里洋场高楼林立,声色犬马。</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标志性景点: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我心相印亭</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魚,西湖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杭州钱塘江畔六和塔。据说这塔全是木建,没有一根铁钉。</p> <p class="ql-block">钱塘江铁路公路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是留美归来的茅以升)、建造的跨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26日,大桥正式通车,可仅仅3个月后,为阻挡日军南下,茅以升忍痛下令炸毁了刚建成的大桥。炸桥前,他在桥畔立碑:“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句誓言成了他心中的执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大桥残骸始终屹立在江面上,日军多次试图修复却因技术难题无果。1946年,茅以升带着团队重返杭州,历时两年将大桥修复通车,兑现了当年的承诺。更传奇的是,建桥时他早已预留了炸桥的炸药位置,既体现了工程师的远见,更藏着深沉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如今的钱塘江大桥已服役80余年,依然承担着铁路、公路运输任务,成为见证中国抗战史、桥梁发展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杭州灵隐寺,不是因为它宏伟的大雄宝殿而闻名,也不是它那24.8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而是道济褝师在此出家三年。</p> <p class="ql-block">他一生嬉笑怒骂、游戏神通,其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灵隐寺内的济公殿,供奉着济公活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朝拜。1985年由游本昌主演的《济公》电视剧更是风靡全国。</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上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守护国土,以琵琶为法器,寓意“调”,象征用礼乐教化众生,护持一方安宁。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指增长善根与智慧,持宝剑寓意“风”,象征斩断烦恼,助力众生修行精进。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即观察世间,手缠赤龙(或蛇)寓意“顺”,象征洞察善恶,护佑众生顺应天道。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指学识渊博,持宝伞寓意“雨”,象征抵御烦恼灾祸,庇佑众生福泽深厚。</p><p class="ql-block"> 他们四位联手,既守护佛法圣地,也象征着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下有一庙宇-岳王庙,庙前一副楹联,上书岳飞《满江红》中一对联: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大殿中央岳飞像上方悬掛“还我河山〞额扁,岳将军精神不死! 岳飞墓前四个铸铁人像小丑:秦桧、王氏、张俊、万俟(读音:墨奇复姓)卨(泄)遗臭万年!</p> <p class="ql-block">虎跑泉,泉水就在井中冒出。乾隆时曾评论过天下泉水,虎跑泉与虎丘山下的“陆羽井”并列第三,故为“天下第三泉”。</p> <p class="ql-block">虎跑公园是西湖旁边的另一个风景区,内有济公塔、李淑同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虎跑小道与虎跑小溪。</p> <p class="ql-block">二十天的蜜月旅行所见所闻四十二年过去,一生难忘,永生、永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