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仰之名,赴十一月之约:庆祝刘世春等同志政治生日!

兰中睛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的风刚吹过医院的长廊,总支的同志们便悄悄忙活起来。骆正熙同志的政治生日到了,四十二载党龄,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忠诚。我们为他准备了一块蛋糕,七根蜡烛静静燃烧,烛光映着“祝政治生日快乐”的金色字迹,像极了当年他站在党旗下宣誓时,眼里闪动的光。那晚会议室的灯光很暖,窗外飘着细雪,我们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轻轻说了一句:“老党员,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入党誓词依旧鲜红,字字千钧。每次走过那面写着“入党誓词”的旗帜,脚步总会不自觉地放慢。那些年,骆正熙、刘世春、池昌武他们就是在这般庄重的氛围里,把一生交给了信仰。誓言不是刻在墙上,是刻在心里的。几十年过去,有人两鬓斑白,有人步履蹒跚,可每当提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声音依然坚定如初。</p> <p class="ql-block">  总支及两个支部的成员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带着一股沉稳的劲儿。会议桌前,空调轻响,横幅高悬,大家低头记录,偶尔抬头交换一个眼神。这些面孔里,有年轻的医生,也有退休的老同志。我们讨论工作,也回忆过去。骆正熙常笑着说:“别看我退休了,组织活动我可一次都没落下。”这份执着,比任何发言都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  那张政治生日贺卡我亲手递到骆正熙手中。红色与金色的背景像燃烧的火焰,左上角的党旗迎风招展,镰刀锤头熠熠生辉。贺卡上写着:“今天,是你入党42周年政治生日。”他接过时手微微颤抖,看了很久,才轻声说:“四十二年了,党没忘我,我没忘党。”</p> <p class="ql-block">  骆正熙的肖像照挂在活动室的墙上,背景是纯红的,像一团不灭的火。他头发稀疏,眼神却依旧清亮。穿西装的他不常笑,但每次开会发言,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p> <p class="ql-block">  刘世春的贺卡和骆正熙的很像,只是年份不同——二十八年。那天,这个月,也是他的自然生日。</p> <p class="ql-block">刘世春的自然生日赶在十一月,和政治生日只差几天。我们悄悄准备了另一张贺卡,把两份祝福叠在一起。他穿着深色毛衣站在白墙前,胸前的党徽闪着光。有人开玩笑说:“这叫双喜临门。”他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秋日晒过的麦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为所有十一月出生的老党员做了一张大贺卡。刘世春、池昌武、胡俊泽、罗启红,四个名字并列着。祝福语写得朴素:“一份祝福,一份真诚,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将快乐的祝福语作为礼物送给你,愿你拥有365个美丽的日子。”最后那句“老迈更盼江山红”,是他们自己常说的。落款是“人民医院党总支”,红章盖得端正有力。</p> <p class="ql-block">池昌武过自然生日那天,我见他穿了件浅色衬衫,戴着眼镜,站在白墙前。他胸前的徽章很旧了,边角有些磨损,可依然别得一丝不苟。他总说:“衣服可以旧,党徽不能歪。”那天他没提生日,只问我们:“下个月的民乐队排练,节目单定了吗?”</p> <p class="ql-block">  罗启红的生日更安静。他坐在蓝色椅子上,紫衬衫衬得气色很好。屋里有储物柜、瓷砖地,是职工休息室的模样。他没说什么,只是点头笑了笑。</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那天,纪检书记樊英带着我们去慰问退休干部。一进门,屋里就热闹起来。陈荣贵同志握着我们的手,反复说“组织还记得我”。樊英递上慰问品,也递上一句句暖心话。那张红色的纸,是慰问金签收单,可他们更在意的是我们坐下来聊的那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  另一户人家更热闹。钟老穿着中式黑衫,手里也拿着红纸,像是刚写完什么。他老伴在一旁笑着补充:“这是他自己写的诗,说要送给组织。”我们没走,一起听他念完。诗句不华丽,却字字真心。那一刻,不是我们在慰问他们,是他们在教育我们。</p> <p class="ql-block">  县,局关工委检查组来那天,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电子屏上写着“热烈欢迎县领导莅临我院检查老干部工作”,桌上文件整齐,水瓶排列如队列。我们汇报工作,也讲述这些老党员的故事。领导问:“为什么退休同志还这么积极?”我答:“因为他们从没觉得自己退了。”</p> <p class="ql-block">  高士军同志是民乐队的主心骨。那天他站在宣传海报前,一手拿麦克风,他说:“音乐也是战斗,我们要用旋律唱出信仰。”</p> <p class="ql-block">  重阳演出那天,老干部们站成一排,齐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们穿着红衣、黑装、中式衫,像一道流动的风景。歌声一起,台下不少人眼眶就湿了。这哪是演出?分明是一场跨越岁月的宣誓。</p> <p class="ql-block">  代忠兰主持政治生日仪式时,声音清亮。她站在横幅下,身后是乐谱架和乐器。她说:“政治生日不是终点,是又一次出发。”台下,骆正熙,池昌武等都坐得笔直,像回到了年轻时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为池昌武同志过政治生日那天,横幅上写着“庆重阳节 贺老年民队成立 及汇报演出”。他站在中间,手里拿着贺卡,脸上是少见的笑意。他说:“组织给我过生日,我给党唱首歌。”然后,他真唱了,声音不大,却稳稳地传到了每个人心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为一位退休干部庆祝九十岁生日。横幅上“祝您生日快乐”五个大字红得耀眼。屋里挤满了人,都是老同事,当在㊗️您生日快乐的歌声中结束时,然后掌声雷动。</p> <p class="ql-block">  那次我们去张老家庆生,一群人站在楼前等人时我抓拍了这张合影。同事站在那,像一团跳动的火。车停在路边,树影斑驳,笑声不断。没人觉得这是任务,我们都明白,这是去传递温暖。</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刘汉波来医院讲红色故事那天,走廊里格外安静。他被两位同事陪着慢慢走来,深色外套,步伐沉稳。他讲抗美援朝,讲战地救护,讲一个党员在枪林弹雨里该做什么。年轻护士们屏息听着,眼里闪着光。</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里,刘老的照片被投在屏幕上,旁边写着“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作者站在讲台前,替他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她说:“刘老说,活着不是为了享福,是为了把火种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代忠兰在青年医护培训会上讲课,红色签名墙映着她的身影。她说:“你们是医院的未来,但别忘了,脚下是前辈铺的路。”台下年轻医生低头记笔记,有人悄悄红了眼。</p> <p class="ql-block">  作者和人事科负责人在教室里聊了很久。她坐在前排,穿棕色外套,说话温和却坚定。我们谈老同志的生活,谈青年职工的成长。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护士学生们蓝色的座椅上,像一片宁静的海。</p> <p class="ql-block">  签名墙前的合影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站得整齐。墙上写着“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们笑着,可心里都清楚:这份荣誉,是几代人用坚守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  本月前往斗湖堤社会福利院的义诊现场,电子屏上滚动着敬老标语。文艺演出还没开始,老人们已坐满一厅。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回穿梭,像跳动的音符。这不只是节日,是爱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退休干部在义诊中为福利院老人测血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