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庆节假期女儿一家三口去江阴看望公婆,女儿知道我们老两口闲不住爱逛爱拍照,告诉我们:国庆节你们去胡同逛逛吧,胡同里来自外地的游客能比其他景点少一些。并为我们推荐了东交民巷和五道营胡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出地铁站 我们跟随导航来到东交民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法院博物馆这座大楼。它的前身是1910年建成的日本正金银行,曾是日本侵华时期金融中心。直到1945年北平解放,这座建筑归于国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东交民巷,仿佛踏入一部立体的近代史书。青灰色的砖墙爬满藤蔓,西洋式的拱券与中式的琉璃瓦在光影里交错,曾是各国使馆聚集地的这里,每一栋老式建筑、每一块砖石都隐藏着近代历史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历尽沧桑的百年建筑,现如今正静静的守候在这里,默默的向每一位到访的游人陈述历史遗迹的过往云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建造于中国13世纪的元朝鼎盛时期。胡同全长1.6千米,从天安门广场的东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门内大街,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早在元大都时期,这里就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因此称之为"江米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签订,英法美俄等国强占王府宅邸设立使馆,英国占据淳亲王府(梁公府),法国强租纯公府。至1900年,这里已有11国使馆健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街道贴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卢沟桥事变,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等一些战争事件的指令,都是从这条街内发出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有1927年李大钊也是在东交民巷的苏联领事馆内被捕入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紫禁城。溥仪一度避居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后来在日本人的策划下前往天津,最终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保持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采用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交民巷饭店,它的前身是西班牙🇪🇸使馆旧址。1901年辛丑条约在这里签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弥厄尔教堂对面曾经是比利时🇧🇪使馆,现在是紫金宾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米厄尔教堂;始建于1901年,创建者是法国传教士高司铎。教堂坐北朝南,仿欧洲哥特式风格。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立面作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彩玻璃窗和壁龛装饰。堂内有三十根圆柱支撑。1995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弥厄尔教堂是北京城区最小的天主教堂,造型别具特色,是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焚烧了西什库教堂,为回应“中国暴民”法国人就在东交民巷修建了这座天主教堂。强行征地,整个工程用的是中国庚子赔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仿欧洲哥特式风格,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的天主教堂 现已被封存。它沿街安静悠然的立于此,诵经声仿佛若有若无地漫过街角,似在对世人说:我还在还是那么惊艳 引人瞩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是法国邮局的旧址,90年代曾经是静园川菜餐厅。现如今它安静悠然的立在这里,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也是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热门地。我们游览到此时正好遇见一对年轻人正在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的阳光,顺着树缝隙洒在老式邮局的墙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一对年轻人穿着灰黑色的服饰,舞动出各种舞姿塑造,与斑驳的墙壁遥相呼应,应景、赏心悦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邮局的绿信箱还守在原地,铜制的门牌上,褪色的外文与斑 文门牌相互依偎。指尖划过冰凉的青砖墙面,仿佛能触到当年商贾往来的喧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沉静的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以从容的姿态,邀每位路过的游人,在一砖一瓦间,读懂时光的厚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泽东主席曾说;东交民巷是长在中国人脸上的一个疮。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命令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以此宣告中国彻底洗刷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要求外国在7日交出兵营。面对美国领事柯乐博的抵制,中方强硬回应:"命令必须执行!"最终,美、法、荷等国的兵营被强制接收,标志着中国彻底收回了东交民巷的主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东交民巷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从屈辱到自强的伟大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概因此人们都觉得这里是此生必来之处吧!</span></p> <p class="ql-block">拍摄:鹤望梅子</p><p class="ql-block">手机: HUAWEI Mate 60</p><p class="ql-block">地点:北京东交民巷</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0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