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十三行尘封的印忆

淡淡幽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淡淡幽兰</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505973661</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得知,广州文化公园东侧原“汉城”地块新建的“十三行印记园”对游人开放。我欣然前往,亲身感受了十三行曾经尘封的历史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十三行印迹园的石碑处,看着上面刻有“十三行旧址,今筑小庭园。东面紫藤苑,北边商馆坛。榕荫遮汉阙,云影蔽周轩。到此凭怀远,流连半日恬”。新建的十三行印记园,前身是建于80年代仿汉代宫殿的建筑群,人们叫它“汉城”。因建筑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才进行了重新改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园内采用现代建筑艺术,将历史文化巧妙融入到开放的绿地公共空间,独具一格地呈现历史原貌,令人耳目一新。这里历史上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旧址所在地,也是广交会前身——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十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从文化公园内“十三行博物馆”的一件件展品中了解过这段辉煌的历史。唐宋时期这里就已成为外贸重镇。1684年康熙年间开始设立粤海关,主管对南洋各国的贸易,特许行商代办海关手续。1757年乾隆成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垄断中外贸易85年。是清代官方批准的唯一对外贸易机构,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的十三行路是广州城一条热闹的大型服装批发中心,每天进出口货物高达数千吨,远销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来到北门的“商馆墙”前。这里对不同时期的行栈和商馆现场定位,找回了十三行旧址的历史记忆。用现代不锈钢框架,按照历史原貌搭建,复原了十三行中西建筑风格的原始风貌,一座座浮现在我的眼前。地面上还铺装标识牌,呈现瑞行、炒炒行、旧英国馆、新英国馆等在广州历史上的印记,指引着我前行,仿若穿越时空,想象着十三行曾经波澜壮阔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白墙青瓦的仿古建筑“汉城”门楼,里面就是“东西庭”。这里用不锈钢框架复现旧英国馆“帕拉第奥母”建筑风格的立面和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的拱廊,并与汉城门楼交相呼应,中西建筑风格奇妙碰撞,相辅相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西庭尽头的一处墙壁上写着“碧堂”,现代不锈钢网状材料打造的旧洋行立面,我想象着当年繁华兴盛的十三行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记园东侧的“紫藤苑”,古时是珠江通商口岸。十三行时期,这里潮起潮落,波光粼粼,船只如梭,是海上丝绸之路繁忙的经商口岸。沧桑巨变,如今这里是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现代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了解到十三行期间,西方博物学者纷纷到中国收集植物,紫藤是经广州十三行由中国传到欧洲、花开世界的代表性植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园内的紫藤,还未到宛如紫色瀑布般美丽的季节,略有遗憾。园内不只有紫藤,还选取了一些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植物种植在园内。通过这个窗口,让人们回溯广州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世界花城”之美誉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园内的科普长廊,在“有趣的粤语”墙上,看到对粤语的解读,连我这个“粤语盲”,都尝到2200多年老广文化的浓厚味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印记园,看到文化公园中秋花灯还在展着,一组“筑巢引凤聚人才”灯组,让我驻目流连。以展翅翱翔的凤凰为核心意象,五彩羽翼与灵动尾羽,彰显活力与魅力。四周繁花簇拥寓意城市精心营造的“人才之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州这次借全运契机,以开放包容之势广交天下 ,吸引人才精英,让智慧与活力在此交融,为现代化城市走向世界再注新动能。开心的我在凤凰前拍照,留下了永远的记忆。</p> 谢 谢 朋 友 们 欣 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