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层传精神 察实情谋发展——从周祖翼宁德调研看实干担当

省委书记周祖翼在10月30日至31日赴宁德的调研之行,以“深入基层宣讲、俯身倾听民意”的务实姿态,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闽东大地落地生根注入动力,也为我省“十五五”发展规划锚定民生方向。从企业车间到校园课堂,从乡村院落到田间地头,这份“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的调研作风,正是新时代领导干部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彰显了以调研开路、以实干破局的执政理念。<br> 精神宣讲沉下去,发展动能提上来,调研是凝聚共识的“传声筒”更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在宁德的宣讲现场,周祖翼书记没有停留于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将四中全会精神与宁德“山海经”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这种“理论+实践”的宣讲方式,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悟得透、用得上。企业经营者从中明晰了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学校师生找准了人才培养的发力方向,乡村干部更坚定了特色发展的信心。正如宁德传统企业通过政策解读明确数字化改造路径,畲族乡村依托文化传承规划文旅融合新篇,全会精神经由调研宣讲转化为具体实践,推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在基层走深走实。<br> 民意诉求收上来,民生实事办下去,调研是问计于民的“直通车”更是破解难题的“导航仪”。“十五五”发展的蓝图如何绘就?答案就在群众的呼声里。调研中,周祖翼书记耐心倾听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学校对产学研融合的诉求,以及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期盼,这种“零距离”交流让决策更具针对性。从赤溪村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茶产业升级,到霞浦推动渔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从解决群众反映的危桥改造问题,到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守护“碧海银滩”,每一项调研成果都直指民生痛点、发展堵点。这启示我们,“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必须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把调研中收集的“金点子”转化为发展的“金钥匙”,让规划真正贴合民心、符合实际。<br> 调研的落脚点在实干,发展的关键在落实。周祖翼书记的宁德之行,既是一次精神的传递,更是一次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强调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协同推进,还是要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都为宁德发展指明了路径。对于全省而言,这场调研树立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标杆——唯有像这样把办公室“搬”到基层一线,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才能让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让“十五五”规划的每一项部署都落地为民生福祉。闽东大地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始终保持“调研不止步、实干不松劲”的作风,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