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4日,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85周年暨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卢氏站发车仪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卢园广场举行。卢氏县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吴焕先卧室合影。左起: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李庆柳之子李新国,红二十五军政委、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吴焕先侄子吴世友,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林爽爽,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 2020年11月15日上午,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85周年暨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泾川站发车仪式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举行。左起:红二十五军政委、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吴焕先之侄吴世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昆明市原副市长林爽爽;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 2020年11月16日下午至17日,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85周年暨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走进延安。这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开始、突破封锁线时敌军战斗序列表(1934年10月10日——12月1日)》。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2020年会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举行。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右一)应邀出席。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2020年会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举行。这是与会部分革命后代和党史专家参观新县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左一为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br> 2021年3月3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女婿、李讷丈夫、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创始人王景清,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左三起: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少将、姜文华院长、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大校。<br> 2021年4月2日上午,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河南郑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英雄 丰碑永恒——高敬亭将军纪念像在郑州河南福寿园揭幕。高敬亭将军亲属高凤英(右六)、高戟(右九);老红军、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和平(右五);102岁老红军、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上将之子,原总参谋部四部部长万晓援少将(右七);郑州市委原副书记邵其政;万海峰上将秘书孙德阁大校(右二);老红军、原北京军区副司令肖选进之子,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肖占大校(右八);原武警武汉指挥学校副校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全国行走进百城组委会主任姜文华(右三);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张怀旗(右四)一行和小学生们一起瞻仰高敬亭将军纪念像并合影。 2021年4月6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河南邓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参观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右一、二:孙德阁大校、姜文华院长。 2021年4月7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镇平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参观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左二起:孙德阁大校、姜文华院长、王有雪、李勇。 2021年4月8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新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参观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许世友将军故里。左二、三为姜文华院长、孙德阁大校。 2021年4月8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新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参观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左起:黄炎涛、姜文华院长、孙德阁大校、阮玉婷、李勇、陈涛。 2021年4月8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新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参观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敬亭故居。左起:李勇、陈平、孙德阁大校、黄俊淇、姜文华院长、黄超、黄炎涛、代青玉。 2021年4月23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党建传承与创新主题寻访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朱德总司令外孙刘建将军、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等出席。 2021年4月23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党建传承与创新主题寻访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朱德总司令外孙刘建将军(左四)、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左五)等合影。 2021年4月23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萧军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党建传承与创新主题寻访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出席并接受媒体采访。 2021年4月23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东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到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石龙东征博物馆参观学习。并同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师生交流互动。这是姜文华院长在向中学生们讲述红色精神。 2021年4月23日,中国第十九届“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感恩老红军、感恩卫国老兵)全国行走进东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到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石龙东征博物馆参观学习。这是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钧、侄媳刘军鹰,韩银山主任,姜文华院长同中学生们合影。 原武警武汉指挥学校副校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姜文华。<br><br>红色基因传承人姜文华<br><br>姜文华,原武警武汉指挥学校副校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他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领域一位杰出的代表,被公认为优秀的“红色基因传承人”。他以其对革命历史的深刻理解、对红色传统的坚定信念,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传播方式,致力于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孕育的伟大精神血脉,代代相传。<br><br>一、核心身份与定位<br><br> 红色基因传承人:这一身份的核心在于“传承”。他不仅是研究者,更是实践者,将红色基因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革命精神,通过宣讲和教育,植入当代人的心田。<br><br> 资深红色文化学者和教育家:长期深耕于中共党史、军史,特别是井冈山斗争史等领域,具备深厚的学术积淀。<br><br> 金牌红色宣讲专家:以其生动、深刻、充满激情的讲述,让红色历史“活”起来,成为广受欢迎的红色故事讲述者。<br><br>二、传承实践与贡献<br><br> 挖掘红色资源,夯实传承基础:姜文华博士尤其专注于井冈山、大别山、延安等革命圣地的历史研究,对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谱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通过深入挖掘历史细节,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史实基础。<br><br> 创新传承方式,激活红色基因:他深知传承的关键在于入脑入心。因此,他大力推动并实践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与宣讲模式。他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英雄人物、普通大众紧密联系,使红色基因从书本中走出来,变得可感知、可共鸣、可践行,极大地增强了传承的时效性。<br><br> 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播种信念:作为一位活跃的传承者,他常年奔走于党政机关、部队、企业、校园和社区,为不同群体进行专题报告和培训。他的宣讲不仅是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理想信念的淬炼和革命传统的熏陶,激励着听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br> 善用媒体平台,拓展传承阵地:他积极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平台,参与红色节目的录制与宣讲,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成为新媒体时代一位活跃的红色文化传播者。<br><br>三、社会影响与评价<br><br> 作为一位成功的“红色基因传承人”,姜文华院长被誉为:“红色信仰的播种者”:他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理想信念的种子;“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他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富有感染力的精神引路人”:他的工作和宣讲,有效地推动了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化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br><br> 姜文华大校作为“红色基因传承人”,其工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讲授,更侧重于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引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让红色基因所代表的忠诚信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勇于胜利的核心要义,在新时代得以赓续和发扬,为凝聚民族精神、巩固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贡献。<br><br>来源:今日红色融媒<br>编辑:布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