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難得糊塗</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6412227</p><p class="ql-block">热爱摄影的人,总能在混沌中发现秩序,在黑暗中捕捉光芒。用镜头捕捉美好,让生活成为永不褪色的画卷。摄影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留住感动的心。世界那么大,镜头是我丈量风景的尺。</p> <p class="ql-block">站在羊岩山庄的入口处,我下意识地举起相机。眼前是层层叠叠的茶园,茶树整齐地排列在缓坡上,像被谁用尺子量过一般。远处一座古朴的亭子静立山间,仿佛在等一个故事来填满它的檐角。身后的石碑上刻着“羊岩山庄”四个字,笔力遒劲,像是从岩石里长出来的。一辆大巴车安静地停在一旁,车窗映着天光,也映着这片宁静。我按下快门,不只是为了记录风景,而是想留住那一刻心里涌起的平静——原来有些地方,一眼就能让人慢下来。</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处砖墙,三尊青铜雕像静静立在墙前。一人仰头饮水,动作自然得仿佛下一秒就会放下碗擦嘴;另一人捧着茶壶,壶嘴微倾,似有热气氤氲;第三人则立在一旁,目光投向远方,像是在等一场未至的雨。他们不说话,却讲了一个关于茶、关于生活、关于传承的故事。我绕到侧面拍了一张,阳光斜照在铜像上,泛出岁月的光泽。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旅行中的摄影,不只是拍下眼前所见,更是捕捉那些沉默中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一座铜制茶壶雕塑立在庭院中央,水柱从壶嘴轻盈喷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入下方的水池,叮咚作响。环形把手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周围的树木投下斑驳的影子,落在壶身,也落在青石板上。我蹲下身,调整角度,让喷泉的水花在镜头里像碎银般飞溅。这壶不会泡茶,但它本身就是一个仪式——一种对日常的致敬。我连按几下快门,不是因为构图多完美,而是那一刻,水声、风声、树叶的轻颤,全都落在了同一帧画面里。</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一块巨岩让我驻足。它被在白墙之间,像一场自然的突袭。表面粗糙,裂痕纵横,棕灰黄交错的纹理像是大地的年轮。它本该在山野间,却被滚落了屋外,成了被凝视的艺术。我绕着它走了一圈,拍了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最打动我的,是它与周围家具的对比、光滑的石面,全都臣服于这块沉默的石头。摄影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把那些不该共处的元素,用一个框框住,让它们彼此对话。人们称它为“仙石”,它座落在射击冠军黄雨婷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蓝天之下,那座白色纪念碑静静矗立,波浪形的顶部像凝固的潮水。上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 星期五”,字迹清晰,却沉重得让人不敢多看。我没有走近,只是远远地取景,让纪念碑在画面中显得渺小一些,仿佛这样就能减轻那份历史的重量。快门落下时,我心里没有兴奋,只有一种肃穆的安静。有些照片,不是为了分享,而是为了记住——记住我们曾站在这里,曾抬头看过这片天空。</p> <p class="ql-block">旅行中,我总爱拍照。起初是为了留下风景,后来才懂,镜头真正对准的,是我们与世界的相遇方式。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切片,是心绪的痕迹。在羊岩山庄的茶香里,在铜壶的水声中,在岩石的纹理上,在纪念碑的影子里,我拍下的不只是景,更是那一刻的自己——安静、好奇、被触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