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旧事——旧情复燃

悦读人生

<p class="ql-block"> 《尘世影迹》</p><p class="ql-block">西门旧事——旧情复燃:老相好变丈母娘的荒唐交接</p><p class="ql-block"> 西门更森妻子离世未满一年,上门给他介绍对象的人就络绎不绝。他心里清楚,家里有偏瘫的老父、备战高考的儿子,确实需要个女人照料,但念及亡妻刚走,家事繁杂,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便对所有好心人一一婉言谢绝。</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姻缘自有轮回,缘分必有出处。有缘未必有分,有分必定有缘。西门更森家的变故,正被一个特殊人物远远注视着,一段尘封十几年的旧情,也随之被重新搅动。</p><p class="ql-block"> 这事得从十几年前说起。那时西门更森还在老家D县工作,命运的伏笔,早已在彼时埋下,牵扯出后续的姻缘、恩怨与福祸。</p><p class="ql-block"> 他28岁刚参加工作的单位离县政府不远,县政府马路对面向西不足百米,有家茶馆,老板娘人称“阿庆嫂”。此“阿庆嫂”绝非《沙家浜》里的正面形象,而是带着贬义的现代戏称,暗指她精明圆滑、八面玲珑。</p><p class="ql-block"> 茶馆因紧邻县政府,往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生意格外红火。老板娘当初选址于此,正是看中了这块“宝地”。茶馆的招牌也格外醒目,上面画着少数民族的奇异字符,对外宣称是少数民族茶馆——少数民族素来以干净著称,窗明几净的环境,放心的茶具餐具,新鲜的牛羊肉与瓜果,再加上两层小楼全是包间、便于客人私密谈话的设置,让客流量节节攀升,回头客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其实老板娘本是汉族,因丈夫是少数民族,嫁过去后按族中习俗完成洗肠等仪式,才正式加入少数民族,这也是她开“少数民族茶馆”的由头。</p><p class="ql-block"> 西门更森在D县某部门升任科长(股级)后,便成了这家茶馆的常客。彼时他34岁,“阿庆嫂”比他大5岁,两人皆是中年,一个身材魁梧、双眼皮大眼睛,荷尔蒙旺盛、花心外露;一个精明干练、风情万种,深谙人情世故。初次相识便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平日里打情骂俏,言语粗鄙,一来二去便勾搭成奸,只要逮到机会就偷偷鬼混。</p><p class="ql-block"> 两人都有家有室,在社会上也算有头有脸,不敢太过放肆,只能偷偷摸摸。可彼时两人在家中都觉“不满足”:西门更森的妻子传统拘谨,家中孩子多,一家挤在一张大床上,每次夫妻之事都被动又仓促,速战速决;“阿庆嫂”的丈夫老实木讷,从未发掘过她的“过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两人第一次幽会是在县招待所,彼此的“特异功能”给了对方前所未有的惊喜与畅快,这是他们在各自伴侣身上十几年都未曾体验过的滋味。“阿庆嫂”自己都不知道竟有这般本事,直到遇上西门更森,才被他点破,让他尽享欢愉。</p><p class="ql-block"> 后来,西门更森工作调动频繁,距离渐远,两人的联系便渐渐中断,各自忙于生计,那段旧情也暂时尘封。</p><p class="ql-block"> 如今,西门更森家逢变故,“阿庆嫂”便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她自己也有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大女儿1965年出生,31岁仍未成婚。这次,“阿庆嫂”亲自跑到B县,专程来找她的老情人西门更森。</p><p class="ql-block"> 乍一见面,西门更森颇感意外。他与“阿庆嫂”早有默契:不影响各自家庭,不干涉彼此家事。她此番贸然到访,西门更森隐约预感有大事发生。</p><p class="ql-block"> 他当即把“阿庆嫂”安排在B县招待所,午餐晚餐都订了包间,仅限两人相处,还特意交代秘书:“除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任何人都不见。”</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阿庆嫂”已48岁,虽已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气质不减当年,依旧带着勾魂摄魄的魅力。老情人相见,毫不扭捏,“阿庆嫂”开门见山,直接下命令:“我把大女儿嫁给你。”</p><p class="ql-block"> 西门更森闻言,瞪着大眼睛愣了许久,先是一惊,随即心里乐开了花。他对“阿庆嫂”的大女儿颇有印象,那容貌气质,虽算不上沉鱼落雁,也堪称闭月羞花,更巧的是,两人都属蛇,相差整整12岁。</p><p class="ql-block"> 当晚,西门更森没有回家,与“阿庆嫂”一同住在了县招待所的大套间里。老情人重逢,轻车熟路,毫不客套,激情丝毫不减当年。正所谓“20不浪30浪,40正在浪头上”“30如狼,40如虎,50坐地能吸土”,两人一夜无眠,翻云覆雨折腾了一宿,其间细节,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 一夜荒唐过后,老相好摇身一变成了丈母娘。这场苟合,既是西门更森对“阿庆嫂”愿将女儿托付的“贴心回报”,也成了母女俩之间最荒诞、最隐秘的“正式交接仪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