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融媒】册村镇:良机良种良技为冬小麦播种“保驾护航”

沁县融媒郭学红

<p class="ql-block">  迎着朝阳,走进册村镇,只见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台台播种机穿梭于河止、乌苏大地,一粒粒冬小麦种子翻入沃土,勾勒出“秋收冬播”的生动图景。册村镇冬小麦种植正以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持续夯实粮食丰产底气。</p> <p class="ql-block">  <b>记者在一线:</b></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长治。金秋时节的沁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期盼。随着秋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秋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冬小麦播种工作也在田间地头同步展开。在沁县册村镇河止村,200余亩冬小麦正式开启播种作业,田间地头勾勒出一幅“颗粒归仓庆丰收、播撒希望备来年”的生动农耕图景。</p> <p class="ql-block">  在河止村的连片土地里,旋耕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新标配。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铺管作业,亩均人工成本降低近三成,精准水肥输送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只见农技人员蹲守田埂,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构建全程服务体系,确保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  据悉,今年受天气降雨影响,种植冬小麦较往年会稍迟一些,以前种植会往深种植约6至7公分,现在按3至4公分种植,而且选用农业部重点展示的品种长6359品种,抗冻性较好,还适合旱地小麦种植,产量也稳。种植现场,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山西众强农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农机人员控制好行距与播种深度,晚茬小麦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每亩地播种谷子控制在35至40斤,确保出苗率,让技术贯穿种植全周期‌。只见机械驶过,整齐的田垄渐次成形,饱满的麦种被均匀地播撒进土壤中。</p> <p class="ql-block">  田间地头,欢声笑语。农技人员从土地深耕、精细整地、品种选择、平衡施肥到田间管理和冬小麦病虫草害等方面进行指导,一连串“接地气”的讲解通俗易懂,博得了农户的热情“点赞”。看着正在自己家田地里作业的机器,村民王萍孩终于把心放肚子里了。 “这几天抓紧时间种冬播小麦呢,前段时间雨水多耽误了些功夫,好在现在晴好了,得趁着好天气赶进度。我们计划种400亩左右,争取2到3天内把这些地都种完,不耽误农时。”</p> <p class="ql-block">  当前,全镇400余亩冬小麦种植已全部完成,每亩投入约500余元,算上政府复播补贴的500元,来年6月预估净收入1斤可达1.2元。为了确保冬播谷子正常生长,随后农技人员会与种植户组成“管护专班”,常态化巡查苗情、防控病虫害,全力守护幼苗越冬。从播种时的科技赋能到管护中的精细施策,册村镇全流程发力,为明年夏粮丰收筑牢了坚实根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田园,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在阳光的照耀下,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已接近尾声。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稳步推进,机耕道路得到了修缮,水利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种植的普及,使得册村镇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变得更为高效和便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郭学红 李琼 刘敏 卫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