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立冬。交节的具体日期是:公历11月7日12时3分48秒。</p> <p class="ql-block">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p> <p class="ql-block">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斗指西北即为立冬。</p> <p class="ql-block">《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p> <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冬季自此开始,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 ,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时民间习惯,基本就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与立春、立夏、立秋 、并称二十四节气的“四立”。</p> <p class="ql-block">立冬意味着秋天结束,冬季的到来。立冬过后,日照时间越来越短,气候也越来越低。</p> <p class="ql-block">在先人看来,立冬不单单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预示冬季气候大体情况的关键日。</p> <p class="ql-block">例如广为流传的“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就是说立冬日若天气晴好,整个冬天就以晴天为主,立冬之日若有雨,整个冬季则会雨雪频繁。</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智慧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先人很关心冬季的天气情况?因为当时人们主要以农耕为生。</p> <p class="ql-block">虽然下雨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但对农耕而言,冬季雨雪偏多,对来年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p> <p class="ql-block">并且第二年也不易发生倒春寒。因此先人期望通过总结节气的变化,来预测未来较长时间的气候走势。</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珍贵宝藏,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挖掘,使其科学和文化的价值同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少,由于地表在下半年存贮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p> <p class="ql-block">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频频入侵的冷空气以及干燥、少雨的气候,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的适应。</p> <p class="ql-block">立冬后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南方则是枪种晚茬冬麦的最佳时节。</p> <p class="ql-block">这时水量递减,如果立冬后雨雪很充沛的话,会非常有利于农作物越冬。</p> <p class="ql-block">农谚:重阳天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场空等说法。</p> <p class="ql-block">立冬成为秋收完结与冬藏的临界点,北方封冻休耕,南方抢种晚麦。</p> <p class="ql-block">立冬的三候:</p> <p class="ql-block">一候水始冰,水面初结薄冰;</p> <p class="ql-block">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冻结;</p> <p class="ql-block">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认为野鸡入海化为大哈。</p> <p class="ql-block">立冬的养生如下:</p> <p class="ql-block">白萝卜——消食化气,化痰止血;</p> <p class="ql-block">要温中补血,养胃防寒。</p> <p class="ql-block">羊肉——滋补肾阳,御寒保暖;</p> <p class="ql-block">大白菜——润肠通便,利尿消肿。</p> <p class="ql-block">祝美友立冬时节,注重保暖同时,也要注意立冬养生之道。感谢美友们的光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