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女儿,周二早上看到你们晨读的视频,中午听到你叽叽喳喳的和我说学校的各种事情,还有你对初高中环境的对比,你吐槽一周要上六天课......然后,今你要妈妈查看学生卡的“电量”,你说,要合理分配,每天中午给我打一个电话,要可以支持6天。最后,你告诉我:<strong>妈妈,我爱你!</strong></h3></br> <h3>我当然愿意每个中午能跟你说上几分钟,听一听你的吐槽,也听一听你和老师同学的互动,听你说后悔没有上台竞选副班长,也听你告诉我做了地理课代表,听你说后悔没带一本小说去,也听你说晚自习作业做完了时间有多,听你感谢我提醒你带了外套和雨伞……</h3></br><h3>你在午睡前的倾诉我很看重,我感觉到你对寄宿还不适应,你对新学校新的征程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我对你说:亲爱的女儿,第一周,我们熟悉学校、熟悉老师、熟悉同学、熟悉课程和时间,熟悉规则,其他的不着急,慢慢来。</h3></br> <h3>此刻,我把英语练习完了,我感觉自己牙牙学语的样子就像你现阶段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然后发音还不能完全识别,但因为我练习了,所以,感觉挺充实的。</h3></br><h3>我刚刚突发奇想,把你对两所学校的比较写在日记本上,我比较好奇,结果会一边倒还是势均力敌呢?现在不能下结论,等你周末回家,我们一起谈论下,</h3></br><h3>找一所学校不可爱的地方很容易,但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相信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和一群有敬业精神的老师能够和你们擦出新的火花,因为青春期的你们,虽然思维快,吐槽狠,但有一颗炙热的赤子心,很容易被真情打动。</h3></br> <h3>我最近在读《微教育》,朱晓平老师写的书,这位老师非常年轻,也看过世界,他的书写得好,说话非常的温和,思维特别快。</h3></br><h3>我听他在直播时解答一些亲子问题。其中一位妈妈说她家儿子能量强,特别折腾人,妈妈道高一尺,孩子就能魔高一丈。所以妈妈不断学习,不断修行,为了就是能跟儿子斗智斗勇。</h3></br><h3>我听了有点想笑,这位妈妈学习了五年,但我怎么觉得她还是错了呀?跟孩子“斗”的这个念头一旦存在,那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要么就是整个家庭都被吹的找不着南北了。</h3></br> <h3>我想,孩子不是用来斗的,当然,也斗你们不赢。常常我才说一句话,你就可以说四五句,甚至还用我自己的话来堵我的嘴,最主要的,你的话还那么有道理。</h3></br><h3>当然,我也为爱学习的这位妈妈点赞,当妈妈走上了学习的路,就是觉醒的开始,她会更加的理解孩子,也能更加了解自己。所以,她才会看到:<strong>自己的控制欲太强了,而控制欲的背后是自卑心作祟</strong>。</h3></br><h3>这个认知是陪孩子成长才惊觉的,所以,我常常会觉得孩子就是上天派来完善自己的。当然,一旦我想把你我捆绑在一起,纪伯伦的话又浮上来了。</h3></br><h3>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于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h3></br> <h3>今天,我翻开了一本新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我喜欢封面的这句话——<strong>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strong></h3></br><h3>是的,我们干任何事情,只要满怀希望,充满干劲,就会有一个好结果。妈妈学到的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内容,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和你沟通时,更加的畅通愉快,我想做你的帮手,虽然我指导不了你的功课,但我会一直陪伴你,为你的好心情服务。</h3></br> <h3>亲爱的女儿,初中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是新的阶段,高中阶段,对你是一种磨炼,对爸爸妈妈也是一种考验,我们不着急,也来得及,我们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吧。</h3></br><h3>亲爱的女儿,以后,我每天准备一个金句送给你吧,当然,我已经预计到了,你只是现在不适应才会给我打电话,那我更加要珍惜这样的机会。</h3></br> <h3>以上内容来源于2022年8月30日的日记,上周和善美交流的时候翻到了3年前的记忆,现在读来仍旧能让我会心一笑,因为在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我一直在向前。</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rsOXm38hWFbY542OqVdA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