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历了9个来小时的飞行,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达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从机场前往伊斯坦布尔市区的高速公路上,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个曾经作为土耳其首都的城市的现代化程度。</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高楼大厦在伊斯坦布尔市并不多见,因为导游向我们介绍:土耳其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这里经常发生地震,所以伊斯坦布尔的住宅、办公等建筑一般不会超过五、六层。</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国工商业和科学文化的中心,它还是欧亚交通枢纽,来自巴黎的“欧洲东方铁路”和西亚的巴格达铁路分别以这里为终点和起点。</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人口约有1500多万,拥有食品、纺织、印刷、机械、水泥、玻璃、陶瓷、船舶修造等工业部门。历史上伊斯坦布尔曾为中东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三朝帝国的首都,世界著名的历史名城。</p> <p class="ql-block">游览伊斯坦布尔的第一站,来到的是金角湾码头,准备在这里登船去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海上看看伊斯坦布尔的魅力。而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金角湾”呢?导游说:因为它曾经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大笔大笔的财富从这里滚滚而来,金子代表着财富,所以这里被称为“金角湾”。</p><p class="ql-block">有些资料上解释其名称来源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入海口处的水道,在日落时因阳光折射呈现金色光泽;还有从地理位置讲,它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重镇,金角湾曾通过铁链封锁港口抵御外敌。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城时,因铁链未被及时破坏导致攻城失败,这一事件增显了金角湾作为“关键要塞”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码头上停泊着很多游艇,一些游艇上还搭着“花门”,好像在迎接着新人到海上举办浪漫的婚礼;又像是欢迎远方的客人回到温馨的家园,够浪漫的!</p> <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坐在码头的长椅上,正在“撸猫”。她还抱着一摞书籍,刚开始以为她是一个“学者”,带着她心爱的猫咪,也在这里等船。</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土耳其的猫咪是非常受到关爱的宠物,简直就把它看做自己的朋友,所以这里的流浪猫总是生活非常优渥,而且随时都会有人来宠爱牠。还有这位女士抱着的也不是书籍,而是厚厚的一摞相框🖼。她是准备上游船为旅客摄影,然后很快的把照片制成相册,向客人兜售,不过要不要是由你个人选择。</p> <p class="ql-block">船来了,登船了,我们要去看美丽的海峡了!</p> <p class="ql-block">游船出港了,首先看到的这座桥~“阿塔图尔克大桥”。此桥梁是以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命名的。请记住这个名字,在后面的美篇中会经常提到他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游船穿过的“加拉塔大桥”,更加有名。它是伊斯坦布尔横跨金角湾的交通枢纽,连接着老城区和新城区,它是一座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大桥,几次毁坏,又几次重建。现桥为1994年建成的,属于第五代混凝土结构大桥,全长490米,双层设计,上层通车辆和行人,下层设有餐厅和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南边有黑海,北部有地中海,西侧是爱琴海,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国度。而伊斯坦布尔又有“伊斯坦布尔海峡”,即“博斯普鲁斯海峡”贯穿其中。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和达达尼尔海峡连在一起成为一条黄金水道,将黑海和爱琴海、地中海连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地中海邮轮,停靠在伊斯坦布尔海岸,很快就将乘风破浪承载着游客去领略地中海沿岸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领水船,正在急匆匆的赶往海峡远方执行领水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在宽阔的海峡口可以看到一边是土耳其的亚洲区,另一边是土耳其的欧洲区。而那天水相接的远方就应该是马尔马拉海了。</p><p class="ql-block">关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希腊语中,“博斯”的意思是“牛”,“普鲁斯”的意思是水墙,合起来的意思是“牛津渡”,即牛可涉水的地方。这个名字源于一则古希腊神话:众神之王~宙斯爱上了珀拉斯戈王的女儿~伊俄,不料这一秘密被妻子天后~赫拉发现了。于是,宙斯将伊俄变成一只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的报复。但赫拉还是知道了其中原由,立刻派出一只牛蝇,狠狠叮咬小母牛。伊俄被咬得乱跑乱跳,穿过一道水墙,继续寻找避难所。传说中的水墙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它也因此得名“牛津渡”。</p> <p class="ql-block">在这么有着魅力的海峡上,谁又不愿意和她合影留念呢?</p> <p class="ql-block">横穿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它新城的岸边还是伊斯坦布尔富人、皇族聚居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在海峡两岸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贝勒伊宫”,是昔日苏丹的夏日别墅和接待外国贵宾的招待所。它是白色大理石原料建造,在蓝色海水衬映下,她的身影格外靓丽。</p> <p class="ql-block">说到皇宫,还是去亲身体验一下伊斯坦布尔的“多尔玛巴赫切皇宫”(也称为“多玛巴切皇宫”)的辉煌和奢华吧!</p> <p class="ql-block">皇宫前耸立着高高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它好像是把时间停摆在了奥斯曼帝国即将落日的黄昏。</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某次去欧洲以后,觉得“托普卡帕皇宫”(老皇宫)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遂命人将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的木质宫殿,改建成富丽堂皇的“新皇宫”。他认为能有几座皇家宫殿拥有美丽的海景?只要把壮丽的海峡作为背景,新皇宫将显得气势宏伟、无与伦比。这座新皇宫被命名为多尔玛巴赫切,含有“填海而成的花园”之意。</p> <p class="ql-block">当时,奥斯曼帝国正处于没落之际,庞大的改建资金给帝国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财政的压力。即使如此困难,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仍然耗资500万金里拉,动用了几万人移土填海,建起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处海滩建材奇缺,新皇宫所用土料皆从远处运来,石料也是从各地精选,大理石是从马尔马拉海的岛屿上运来,雪花石是从埃及运来,斑岩石是从古城贝尔嘎马运来。宫殿建成后,仅装修费用就用去了14吨黄金和40吨白银,真可谓穷奢极欲。为此,它迎来的只能是帝国的末日。</p> <p class="ql-block">新皇宫花园内的喷水池可说是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内草坪上狮子的雕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就连这里生长的芦苇绽放的都是如此的生动,使人想起了那句“名列前茅”的成语。</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多尔玛巴赫切宫内是不允许摄影和拍照的。先在宫外的窗口往宫内神秘的景色望上一望。</p> <p class="ql-block">嘘🤫!实在忍不住,还是把皇宫的景致偷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新皇宫不同于以往的奥斯曼建筑,基本属于欧洲风格,更准确的说是罗浮宫、白金汉宫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建筑风格结合而成的混合式建筑,也被称之为奥斯曼复兴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就连皇宫的边边角角也被修饰的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整个皇宫共有285个房间、43个厅堂、6个大阳台和1427扇窗户。</p> <p class="ql-block">还有70个浴室,这是皇宫内用雪花石和大理石装饰的苏丹浴室。</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书房里仿佛还在飘散着当年的书香之气。</p> <p class="ql-block">皇宫分为三大部分,这是处理朝政的“赛拉姆勒克”(议政厅)。还有一个是后宫。</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中央大厅。它长45米,宽49米高36米,面积达1800平米。56根立柱齐齐排开,地面上铺着一块124平米的巨大真丝地毯。那是整个土耳其第二大手工纺织地毯,大厅上方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送的巨型水晶吊灯,吊灯上缀有750只小灯泡,整个灯具重约4500千克,当灯光全部打开后,照明面积可达120平米。它与大厅四个角落里的四盏银柱灯交相辉映,使得整座大厅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多尔马巴赫切宫,整个占地面积为7000公顷,每一个角落都尽显奢华。也许在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眼里,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能让帝国重振雄风,但他没有料到的是,皇宫建成后不足70年,奥斯曼帝国便走向了崩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