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与反围攻作战

潘作成

<p class="ql-block">(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反围攻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作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晋西北地区位于同蒲铁路以西,黄河以东,平绥铁路以南,汾离公路以北,是陕甘宁边区通向华北、华中各敌后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又是阻敌西进、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p> <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16至19日,毛泽东连续三次电示八路军总部:第120师应活动于晋西北之管涔山脉及吕梁山脉北部地区,并向绥远、大同游击,以钳制敌军,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朱彭总副司令具体部署第120师主力,以灵活的游击战袭击左云方向的敌人,并发动组织晋西北及绥东群众,首先在宁武、朔县、神池、五寨、平鲁、右玉、和林格尔、清水河、偏关、河曲、保德地域组织游击队,并派主要干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第120师遵照毛泽东主席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率第358旅于9月28日抵达神池地区后,立即指令第358旅之第716团团长宋时轮,率该团第2营组成宋时轮支队(简称宋支队),赶赴雁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师主力部队则一面侧击沿同蒲铁路南侵的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一面在晋西北大力开展群众工作。</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师政训处主任关向应(11月2日任政治委员)率政治机关和教导团共700余人组成工作团,到达岢岚、五寨、保德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进行群众工作,广泛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收编散兵游勇,安定社会秩序,发动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只一个月内,即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和脱离生产的自卫军1.1万人,并建立起工、农、青、妇等抗日救国会及儿童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p> <p class="ql-block">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工作团继续开展扩军工作。第358旅在崞县、宁武地区组成忻崞独立团,在汾阳、孝义地区组成了三泉游击队;第359旅在忻县、崞县地区组成了崞县独立团,留在平山、井陉地区的工作团组成了平山独立团;宋支队在雁北地区组织了3 000人左右的游击队;师工兵营扩编为警备第6团,师骑兵连扩编为骑兵营。1938年1月,第120师经过整编,由出征时的2个旅3个团8 200余人,扩大到2个旅6个团共2.5万余人。各县也都成立了1 000-2 000人的自卫军和游击队。</p> <p class="ql-block">  自1938年2月中旬起,第120师遵照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对同蒲铁路北段及太原、忻县间公路展开了破袭战。在18-27日的10天中,歼灭日军500余人,攻占平社、豆罗火车站和麻会、石岭关、关城镇等敌军据点。炸毁火车3列、汽车10余辆,拆毁铁路20余公里,并袭击了太原火车站和飞机场,有力地打击了入侵之敌。</p><p class="ql-block"> 正当破袭战全面展开之时,日军调集驻蒙兵团第26师、华北方面军第109师及伪蒙军各一部共1万余人的兵力,于2月下旬分5路向晋西北发起了进攻,妄图摧毁新建不久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消灭或迫使第120师西渡黄河。21日起,日军先后占领宁武、神池、偏关、河曲、保德、五寨、岢岚等7座县城及离石、军渡、碛口等地,并西渡黄河,一度攻陷保德对岸的府谷。</p> <p class="ql-block">  为粉碎敌之围攻,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治委员关向应,率主力于28日由同蒲路星夜回师根据地,以第358旅主力转向离石、军渡以北地区,侧击西犯之敌;第359旅主力转至岢岚地区,阻敌南侵。3月2日,军渡、碛口之敌撤离黄河渡口,向北进犯,其围攻晋西北根据地企图已明。</p><p class="ql-block"> 针对上述情况,毛泽东主席于3月6日电示八路军总部及第120师:应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协同作战,集中主力打击敌军一路,“破坏敌之包围计划,巩固晋西北根据地,策应其他区域之作战。”遵照毛泽东主席指示,第120师首长决心集中4个团的兵力,首先打击五寨、岢岚之敌,而后再向神池、宁武之敌反击。</p><p class="ql-block"> 3月7日,第359旅首先将日军第26师第11团1 000余人围困于岢岚城内。敌连续被围三天三夜后,于10日弃城北逃三井镇,歼敌300余人,俘敌28人,其余日军逃向五寨。三井残敌会同五寨之敌共1 000余人,凭借五寨城固守。第120师以一部兵力围困五寨城,主力则集中在五寨至神池之间相机歼敌。3月12日,日军400余人由五寨出城反扑,被第358旅之第715团击退。17日,第358旅于义井以南之虎北、山口村与神池出援的日军1 000余人遭遇,歼日军300余人,迫敌退向义井。18日,三岔堡日军出动200余人增援五寨,又被第359旅之第717团击退。至此,五寨日军完全陷于孤立。</p><p class="ql-block"> 自3月20日起,日军被迫全线撤退。第120师收复五寨、保德、河曲、偏关4城,并乘胜截歼撤退之敌。21日,第120师又于石湖河地区歼灭日军300余人,并乘胜收复宁武县城。至此,被日军侵占的晋西北7座县城全部被我收复。</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反围攻作战,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1 500余人,缴获山炮1门、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这一胜利,不仅挫败了日军摧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企图,而且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使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p><p class="ql-block">(本文系根据《中国抗日战争史》相关内容改写,旨在传播真实历史,弘扬正确抗战史观。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