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悠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818288</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悠悠</p> <p class="ql-block"> 烟雨朦胧的幕阜山下,一条蜿蜒的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2025年11月6日,工行咸宁分行退休党总支的银发党员们,沿着这条承载着革命记忆的道路,走进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特殊旅程。</p> 一、丰碑矗立,誓言铿锵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细雨洗涤着群山,也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大巴车缓缓驶入白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畈白泥革命烈士纪念碑”。金色的革命战士雕像在细雨中愈发庄严,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老党员们列队肃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穿越时空,与当年的革命先辈们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走进红五纵队曾经战斗过的旧址,斑驳的墙壁上还留有“红军万岁”的标语。木质的阁楼、简陋的桌椅,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卓绝。讲解员深情讲述着红五纵队在此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的故事,老党员们凝神倾听,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参观过程中,一位老党员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句与眼前的红色遗址交相辉映,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p> 二、祠堂话史,薪火相传 <p class="ql-block"> 在谭氏宗祠,一场“寻找红军足迹·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暨红五纵队挺进通山95周年”主题活动正在进行。大家围坐一堂,分享入党故事,畅谈对红色精神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我是1978年入党的,当时在部队,入党那天我激动得一夜没睡。”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感慨道,“虽然我们退休了,但红色基因不能丢,革命精神不能忘。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老党员们还结合自身经历,对青年员工提出殷切期望: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品德修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p> <p class="ql-block">三、重走红军路,感悟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 下午,老党员们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山路,重走了一段“红军路”。山路崎岖,细雨湿滑,但大家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没有一个人掉队。</p><p class="ql-block">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大家的心情。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党员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艰苦岁月,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重走红军路,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观景台,俯瞰白泥村的秀丽风光,老党员们纷纷感叹:“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四、银发不坠青云志,红色基因代代传</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红色教育活动,让工行咸宁分行的退休党员们深受触动。他们不仅重温了革命历史,更深刻理解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岁月已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表示,将继续发挥余热,为工行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大畈白泥的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银发党员们在游中学、学中悟、悟中行,将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心中,并将其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