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25.87)

玉质玲馨(ZYL)

<p class="ql-block">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交节。它不仅是时序转换的标志,更是古人感知自然、顺应节令的重要节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一年即将进入尾声,自然界的万物开始收敛、潜藏,为来年的新生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从气候上看,立冬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骤降,常有初雪飘落;南方虽仍有暖阳,但早晚温差加大,秋风渐紧,树叶开始泛黄飘落。这是一个由秋到冬的过渡阶段,既有深秋的诗意,也带着初冬的清冽。</p><p class="ql-block"> 立冬,是气候和习俗的转折点,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藏”的季节,它提醒人们在寒冷的日子里,要收敛心神,养精蓄锐。对于农民来说,立冬后田间的农活渐少,可以整理农具、修缮房屋;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放慢节奏、调养身心的好时机。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适当进补,都是顺应立冬养生之道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立冬的美,在于它的静与净。清晨,薄雾笼罩大地,远山近树都变得朦胧;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斑驳而温暖;傍晚,寒风起,灯火次第亮起,给人一种安定的归属感。这个季节,虽少了春花的绚烂、夏木的繁茂,却多了一份沉稳与厚重。</p><p class="ql-block"> 立冬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白居易在《岁晚》中写道:“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描绘了立冬时节的萧瑟与归藏。而杜甫则在《立冬》中感叹:“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字里行间透着冬日的慵懒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立冬的仪式感或许已经淡了许多,但它依然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商场里开始售卖御寒衣物,餐桌上多了热气腾腾的火锅,朋友圈里满是关于“立冬进补”的分享。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在提醒我们:冬天来了。</p> <p class="ql-block">  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它告诉我们,在忙碌的一年即将结束时,要学会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整理心情,为新的开始做好准备。就像自然界的草木,在寒冬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召唤。</p><p class="ql-block"> 这个立冬,不妨泡一杯热茶,读一本好书,与家人围炉而坐,聊聊这一年的故事。在温暖与宁静中,感受岁月的流转,也感受生活的美好。因为我们知道,寒冷只是暂时的,春天终会到来。而在等待的日子里,正是我们沉淀自己、孕育希望的最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立冬来了,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今年十月初雪就已经降临东北大地,初冬来的比往年提前一个月,这就让我们提前适应冬日天气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尤其是老年朋友调整好心态,注意防冻保暖,注意防滑防雪,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