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会更美·“陇原笔底”——徐春安作品赏析

为你开心

【编者按】在文化的长河中,书画艺术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陇原文化的天空。在兰州名流书画交流中心创办5周年的重要节点,我们策划了意义非凡的“陇原笔底”大型线上展。陇原大地,那是一片充满诗意与激情的土地。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的艺术瑰宝。而黄河之滨,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璀璨明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文化氛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此次大型线上展,我们将展示陇原大地、黄河之滨百名书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同时,我们携手中国老年艺术团甘肃代表处、甘肃省艺术馆、《名流书画》、《甘肃书画》、《鉴书赏画》、《陇原老艺》等官方微信公众号,不仅为艺术家们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向外界展示陇原及黄河文化的一次绝佳机会。在这里,让我们共同见证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精彩与可能。并得到了甘肃舒博汇假日酒店、雁滩家具市场自然之家装饰材料经营部、兰州君领盛世服饰有限公司的友情支持。 <h5> 徐春安:1959年出生,现居兰州。 甘肃省美协会员、省油画学会会员,兰州市七里河区美协理事,北京宋庄油画学会会员,北京东书房美木馆签约画家。早年授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著名油画家周大正、西北师范大学张学乾老师。2016年拜访白羽平丶王辉老师开始写意油画实践。从事油画凤景创作40余年,多幅作品被机构和个人收藏。参展:<br>2025年10月参加兰州工商学院主办的“美育润心”油画邀请展;<br>2025年9月参加如意甘肃·大美青海”第三届甘青两省三市一州美术作品巡回展;<br>2025年2月在兰州老街樊登书店举办"光与色的交响”徐春安油画风景展;<br>2024年11月参加在兰州工人俱乐部(皇庙)举办的“为青山而绘”油画风景邀请展;<br>2024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参加藝路同行小幅油画写生展;<br>2023年9月在甘肃省会展中心举办徐春安风景油画写生展;<br>2022年6月参加甘肃省油画学会首届学员展;<br>2020年11月参加兰州市"盛世传情歌盛世"书画展,《黄河水车》获油画三等奖;<br> 2013年7月参加北京油画学会宋庄“融合与前瞻——油画精品展”;<br>2009年9月参加建国60周年“甘肃美术大展”;<br>2005年5月参加甘肃省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油画作品《想当年》获三等奖。</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春安油画中的光与影</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安民</div> 油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徐春安因热爱而执着的苦学油画20年,其作品不仅继承了西方油画的传统技法,还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独特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手法,也为中西艺术的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br> 出生于中国西北的徐春安,其艺术生涯始于对传统油画技法的深入学习与探索,同时他也深受多位西方艺术大师的影响,从印象派对光线的捕捉与表现,到后印象派对色彩与情感的大胆探索,再到现代主义对形式与结构的解构与重构,这些艺术流派的理念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他善于在油画创作中捕捉并表现光与影的微妙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将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转化为画面上的视觉语言。在色彩处理方面,徐春安擅长利用对比色画法,通过冷暖色调的连续对比变化,营造出画面的和谐统一。在《青海湖畔》中,他巧妙地处理了云雾、草地、牦牛的虚实相间,利用光影的微妙变化,使画面既富有层次感,又不失整体的和谐。这种光影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让观者在欣赏时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徐春安的作品色彩鲜明,大胆使用笔触,将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内心体验融入作品中。在《事事如意》中,他运用饱和的色彩和强烈的光影表现,将成熟的柿子的傲然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在欣赏时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br> 徐春安对光与影的理解和创新运用,是其艺术风格的核心所在。他深知光线对于画面氛围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因此在创作中总是精心布局光源,巧妙运用光线的强弱变化和阴影的层次感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他的作品中,光线往往成为引导观众视线、揭示主题情感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明亮的阳光洒满大地的场景,还是昏暗角落里的一抹微光,徐春安都能通过光影的巧妙处理,赋予画面以独特的生命力和情感色彩。在《盛夏季节》中,他通过色彩的几重转换,实现了绚丽明快、对比强烈的画面效果,光与色相互映衬,使作品充满了夏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徐春安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精神探索的表达,具有深远的意境。在《荷趣》中,他通过光影的巧妙处理,展现了荷花与荷叶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壮美。<br> 值得一提的是,徐春安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他常常深入大自然写生,观察并感受光影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变化,然后将这些感受转化为画布上的艺术形象。这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真实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艺术评论家的广泛赞誉。除了实验性的光影处理方法,徐春安还大胆尝试新技法,运用厚重的笔触和夸张的表现手段,赋予作品深沉朴素的生命之思。在《西部之秋》《高原牧场》《祁连山下》《思路雄关》《北山红云》等中,他通过强烈的光影对比和厚重的笔触,展现了北国风光的辽阔与壮美,同时也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技法上的创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也让观者在视觉震撼中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在保持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徐春安还融入了陶渊明的诗话精神,使作品散发出恬静安详的超然境界。在其作品《溪水长流》《四月梨花》《漓江情韵》《涓涓细流》等中,他以质朴亲切的风景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光影处理,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br>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只有勇于探索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艺术宝藏。未来徐春安在油画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仍将继续,他的艺术实践也将为甘肃油画界的当代探索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品赏析</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