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北京到江西自驾游《4》逛逛合肥明教寺,李鸿章故居,包公祠

武京林

2025年2月27日<div>  从古逍遥津出来过马路左转不远处就是明教寺,既然都来了就进去打个卡。</div> 明教寺是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也是江淮地区的著名胜迹和古庐阳八景之一。 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中国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 明教寺的建筑格局独特,由佛殿、藏经阁、西厢院三部分组成。山门建在一梯形台阶上,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大雄宝殿则为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宏 大雄宝殿 赵朴初题字<div>大雄宝殿旁还有屋上井亭、教弩亭等景点,整座寺院轴线基本对称,充满了古朴和庄重的气息。</div> 威震三洲 古屋上井,以井口高于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 相传该井乃是当年魏军为汲水所凿。在西晋时得到整修,井栏周围现尚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12字,可见此井至少已有1700多年历史。井口处有多道绳子磨出的痕迹。 钟亭 <p class="ql-block"> 明教寺不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们了解合肥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也是来到合肥以后小红书上查攻略时找到的。</p><p class="ql-block"> 明教寺作为安徽名寺,历经千年,是罕见的明朝院式建筑群,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中国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从明教寺走不远就到了李鸿章故居。</p>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步行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李鸿章家族居住及政治活动场所,现存五进院落及淮系展馆,主体建筑保存完好 李鸿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府、李鸿章府,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红色灯笼高挂,门上“李府”二字赫然在目,两侧石柱上刻有“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字样。 李鸿章故居是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晚清重臣李鸿章雕像 故居中的各个展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李鸿章的一生。 李鸿章故居,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由李府和淮系展馆组成。李府占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馆占地1500多平方米。李府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 从他年轻时的壮志凌云到晚年的无奈与沧桑, 展厅陈列 李鸿章的一生每一个阶段都让人感慨万千。看着那些古老的书信、照片和器物,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福寿堂 在李鸿章的书房里,我仿佛看到了他伏案疾书的身影。这里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让人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富强,虽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 李鸿章的一生是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为了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努力是不可磨灭的。这座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包公祠   清风阁 从李鸿章故居出来已经中午时分了,想想还有包公祠没有去呢,于是打车前往包公祠看看, 来到包公祠看到傍边的清风阁梅花开的正旺,我们就先到清风阁欣赏梅花啦 明月亭,方方正正的重檐碑亭,里面立着一座石碑,上头详细记载了清风阁的建造缘由。 明月亭 里的碑文记载了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设计、建造清风阁的过程,并详细记录清风阁的建造背景及包公精神。 清风阁是合肥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于1999年建成的大型仿宋建筑群,清风阁的最高层六楼为庐州宋韵厅,远眺合肥,风光尽收眼底,近观包河胜景一览无余,我们时间有限,没有上去。 清风阁周边的梅花开的特别漂亮,在里面拍了很多喜欢的片子。 <p class="ql-block">拍了一段视频,记录合肥清风阁的春色。</p> 从清风阁出来想去包公祠,这是包公祠公园入口处。 包公墓园 包公墓园里的石头雕像 包公祠正在维修,我们就在周边看看,里面都被围挡围着啥也没看到。 这是淮海路的入口处,昨天晚上来的时候灯火辉煌,白天一看就一般般了。 <p class="ql-block">  在合肥第二天晚上在半勺餐厅吃的饭,半勺餐厅,离酒店不远,明天我们就要继续出发了,下一站湖州,最想看的是湖州铁佛寺的梅花。</p><p class="ql-block">未来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