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光到发光 泉城续燃 红色火种

习文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习文</span>美篇号: 3794025</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荣获美篇2022年度美友圈卓越奉献者</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荣获美篇2024年度卓越建设美友称号</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卫报人·第7489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从追光到发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泉城续燃红色火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追光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1月1日上午,济南市“泉在济南 悦享金秋”阅读分享会在全民阅读暨书香泉城建设促进会如期举行。作为作家代表,我接过“泉在济南·泉水书香推荐官”聘书的那一刻,内心满是使命与感动。在这场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市广播电视台、济南出版社、济南老年人大学承办的分享会上,我以《从追光到发光的嬗变》为题,讲述了《追光十万里》背后的故事,近20分钟的分享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底, 我从军分区大校副司令员岗位退休后,开启了另一段“长征”:自费自驾十万多公里,足迹遍布30多个省份的100多个红色纪念地,采访200多位亲历者,收集1000多个党史故事,最终凝结成《追光十万里》。这本书被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更让我在全国近百场宣讲中,见证了红色基因的强大感染力,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作了突出报道。</p> <p class="ql-block">  有人问我, 退休了何必跨越千山万水去奔波,答案藏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当我在红船上讲起18岁战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故事,当我转述陈母那句“儿子勇不勇敢”的叩问,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在江西于都,106岁红军遗孀段桂秀守望丈夫90余载,更让我懂得红色信仰的重量,当年8.6万红军从这里出发,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人牺牲,正是这份坚守让英雄从未远去。</p> <p class="ql-block">  这趟追光之旅有苦有甜。云贵川的急弯暴雨、夹金山的雨幕落石,甚至疫情期间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都曾让我身心疲惫。但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感悟“不吃人民苹果”的纪律,在瑞金沙洲坝品尝红井水的甘甜,在遵义老乡的掌声中收获的共鸣,这些“甜味”让我追光播火的脚步更加坚定。</p> <p class="ql-block">  分享会上,我谈到创作的三点体会:选题要紧扣时代,体悟要扎根现场,表达要饱含温度。当讲到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女生写下“我要入党”的誓言,济南育文中学学生围着我签名的场景,现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p> <p class="ql-block">  签名赠书时,一位老师握着我的手说 “这才是有力量的书”。此刻我更加坚信,追光路上,个人足迹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下一步,我将牵头发动社会力量与新闻出版单位联手,开展“追光齐鲁”万里行活动,力争再交一份“红色”答卷,让红色火种在泉城这片文化沃土上,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