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绘芳华:国家一级美术师王亦珂的花鸟艺术世界(四)

52·光耀854

<p class="ql-block">画笔在纸上轻轻游走,像春风拂过花枝,不急不缓,却处处生情。我看着那朵渐次绽放的花,在层层叠染中显出生命的温度,仿佛能闻到墨色里透出的清香。工笔一道,讲究的是心静、手稳、眼准,一笔一画皆是修行。这些年,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艺术不在炫技,而在以心绘物,让花鸟有情,让纸墨生光。</p> <p class="ql-block">1990年生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出身,后来又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一路走来,从工笔花鸟到人物肖像,从写实到意象,我始终没有离开过笔尖下的那份细腻与真诚。有人问我为何偏爱工笔?我想,大概是它最能承载我对生命的凝视——一叶一羽皆有其形,一颦一笑皆含其神。那些被藏家珍藏的作品,不只是画,更是某一段时光的凝固,某一瞬心动的留存。</p> <p class="ql-block">2008年,《人生》入选“当代中国工笔画优秀作品展”,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家级展览中露面,紧张得几乎握不住笔。十年后,《泰山颂》拿下北京书画展金奖,站在领奖台上,我反而平静了。艺术这条路,走得越久,越明白奖项只是路标,不是终点。真正让我骄傲的,是每一次提笔时的专注,是画到忘我时那种与万物同呼吸的默契。从工笔到山水,从人物到油画,我不愿被框定在某一种风格里,只想用最合适的语言,说出心底最想表达的话。</p> <p class="ql-block">《礼赞祖国山河》绘画比赛的一等奖证书静静躺在案头,三幅山水并列而立,色彩沉静而热烈。那组作品我画了整整三个月,从构图到设色,反复推敲,像在与山河对话。100x50厘米的尺幅并不算大,但我希望每一寸都承载得起“礼赞”二字。山不是山,是岁月的脊梁;水不是水,是大地的脉搏。当评委说“这组画有温度”时,我知道,那些深夜里的坚持,都值得了。</p> <p class="ql-block">最近完成的一幅鹰,是我少有的以猛禽为主角的作品。它立于枝头,羽翼半展,似欲冲天,又似在凝望。黑白分明的羽毛用极细的笔触层层晕染,红叶点缀其间,像是一抹跳动的血性。水墨背景虚淡深远,不抢戏,却撑得起整个画面的气韵。有人问我,一向温婉的你,为何画这样一只充满力量的鹰?我笑了笑——柔与刚,本就不该对立。女子执笔,亦可有凌云之志。那鹰,不只是鹰,是心中那一股不肯低头的劲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