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记事:</p><p class="ql-block">1、流感爆发。毫无征兆,今早因为发烧请假的孩子多了,去查验,确实有确诊甲流的孩子。昨天,没有一个孩子跟老师提到有不舒服的情况,且没有发烧症状的孩子,这个流感“潜伏”得太好了,“藏”得太深了,我们很难在“潜伏期”发现它。</p><p class="ql-block">2、今日分享:流感护理——来自百度AI</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所有人 ⚠️</p><p class="ql-block"> 现已进入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期,孩子们明天戴口罩来校,可以多带几个。</p><p class="ql-block"> 1.因病缺课的孩子,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查验,根据病症,遵照医嘱进行查验,建议可以查验流感、腺病毒、支原体感染(咳嗽)等,并且将就医诊断私发给我。</p><p class="ql-block"> 2.所有学生不能带病上课,如果感冒不舒服建议在家休息(请及时告诉我),班上有诊断为甲流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3.确诊流感,也不要恐慌,对症下药,注意护理,会好起来的,它是感冒,只是带有传染性而已。</p><p class="ql-block"> 4.病假学生返校时需交诊断证明,先给我看,再交至医务室。</p><p class="ql-block"> 即使再强壮、体质再好的孩子,都有可能有生病的时候,希望孩子们能尽快康复!彭老师等大家回来听故事,共读绘本,齐集能量!</p> 家长护学岗 <p class="ql-block"> 借着学校需要拍照的由头,给今天参与班级护学岗的两位家长拍了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值岗的是汪文博妈妈、田宗宇妈妈。她们只是每天参与护学岗的家长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感谢2班所有家长对于护学岗的敬业和支持。从需要参与护学岗开始,大家都是提前到岗,和老师一起护送孩子出校门,并且在护岗时,让每一个孩子安全、安心地送到了家长的手上,你们会一直坚持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p><p class="ql-block"> 2班的家长都是朴实、负责的家长。轮到自己的任务,一定是认真、有责任地完成,你们给孩子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你们用行动告诉了孩子们守时、责任、坚守的意义。</p> 朝夕本 <p class="ql-block"> 越来越爱劳动的廖金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孩子内力的驱动,缺乏的是一个契机,抓住契机,狠狠引导,猛劲夸奖,说不定就变成了孩子的自驱力。</p> <p class="ql-block"> 作业这样简单记。</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每一处都值得美好相见,比如给妈妈暖被窝,遇到一本好看的书,一次考得好的考试。</p> 第三单元测试更正 <p class="ql-block"> 以上孩子已更正,家长有签字,没有名单的孩子需要重新提交。</p> 拼音本 <p class="ql-block">拼音本</p><p class="ql-block">彭宸富 王苒琪 王沐瑶 许修诚</p><p class="ql-block">周浩仁 郭子轩 田宗宇 徐小然</p><p class="ql-block">赖祐成 肖杨锦暄 汪文博 谢可彧</p><p class="ql-block">陈一帆 张哲熙 张佳欣 杨施煜程</p><p class="ql-block">谭睿 李婉灵 廖金丞 彭书宇</p> 午餐 今日分享 流感护理 <p class="ql-block"> 文章来自百度ai,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谨遵医嘱!</p> <p class="ql-block"> 流感护理的关键在于<b>充分休息、及时补液、合理用药及科学隔离</b>。 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多喝温水或电解质饮品补充体液,体温超过38.5℃时可按医嘱服用退烧药,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并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p><p class="ql-block">一、休息与体力恢复</p><p class="ql-block">流感期间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卧床休息可降低并发症风险。避免剧烈活动或熬夜,睡眠时间建议每日8-10小时。若出现肌肉酸痛,可通过热敷或轻柔按摩缓解。</p><p class="ql-block">二、补液与饮食调整</p><p class="ql-block">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毫升,可选择温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椰子水、稀释果汁)。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粥、汤面、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若食欲不振,可少量多餐补充营养。</p><p class="ql-block">三、科学用药与症状管理</p><p class="ql-block">1.退烧药:体温≥38.5℃或伴有头痛、乏力时,可按说明书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p><p class="ql-block">2.抗病毒药物:确诊流感后,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药物可缩短病程,但需严格遵医嘱。</p><p class="ql-block">3.避免滥用药物: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止咳药、复方感冒药可能掩盖症状,需谨慎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隔离与环境卫生</p><p class="ql-block">单独居住:患者尽量使用独立房间,关闭中央空调,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p><p class="ql-block">防护措施:接触患者时需戴医用口罩,处理其分泌物、餐具后立即洗手。患者用过的纸巾、口罩等需密封丢弃。</p><p class="ql-block">物品消毒:门把手、餐具等高频接触区域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衣物、床单用60℃以上热水清洗。</p><p class="ql-block">五、病情监测与就医指征</p><p class="ql-block">密切观察以下症状: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每分钟>20次)、胸痛、意识模糊、尿量明显减少或皮肤出现瘀斑。儿童需警惕高热惊厥、拒食或持续哭闹;孕妇、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时需立即就诊。</p><p class="ql-block">六、特殊人群护理</p><p class="ql-block">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烧,以防瑞氏综合征;可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p><p class="ql-block">孕妇: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安全,但需控制剂量。</p><p class="ql-block">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需加强原发病监测,避免流感诱发重症。</p><p class="ql-block">流感护理需兼顾症状缓解与传染防控,多数患者1-2周可康复。若出现并发症征兆或高危人群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支持性干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