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昵称:亦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1126945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器材:华为 P70 Pro+ 手机</p> <p class="ql-block"> 闸北公园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span>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公园,被人们称为百年历史园林秘境。公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地带,南部以林荫草坪、水景、观赏石等为主;中部以植物造景为主,栽植有雪松、玉兰、银杏等乔木和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北部以湖泊、桥梁等为主,辅以健身休闲设施。整个公园由“一心、两区、三园”组成。中心湖区面积超1万平方米,湖中三岛(尽悠、翠幽、系舸)由天光桥、云影桥连接,仿杭州“三潭印月”设计。建筑含春晖堂、四方亭、长廊等江南风格亭榭。钱氏宗祠为区级文保。宋教仁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建筑春晖堂在园湖东端,其余亭、榭建筑也多在岛中或沿湖岸而建,景色优美、静谧。</p> <p class="ql-block"> 四方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东南岸,隔湖与双亭对景。亭为混合结构,单檐,蓝色琉璃瓦歇山顶,面积31.16平方米。亭内磨石子地坪,置石桌石凳两组。亭北是临水平台,面积33.6平方米,三面有栏杆。距平台不远的湖水中有3只瓶形的花岗石塔,组成“仿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 位于公园中心的“钱氏宗祠”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钱氏宗祠建于1918年,为纪念唐末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耗银五万两所建,是一处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白墙黛瓦马头墙的三进祠堂,彰显江南名门风范。钱氏宗祠的最大亮点,是正门门楼内外两侧保存完好的砖雕,“钱氏宗祠”四个大字端庄古朴,历史人物栩栩如生,飞禽走兽活灵活现,花卉图案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长廊位于闸北公园荷花池东北,东西向曲折成弓形,长22.4米,宽5米,面积90平方米。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顶,北面设两扇漏窗,南面廊柱及外墙均以奶黄色磨石子贴面,水磨石地坪,廊边设长椅。廊前种植紫荆、青枫、水杉、瓜子黄杨等,廊后是一片蚊母树、水杉、夹竹桃的混交林。</p> <p class="ql-block"> 荷花池又称老荷花池,位于闸北公园园西北,面积1920平方米。池中植荷花、睡莲,池边植垂柳。池东西呈腰子形,西部以石汀步隔成大小两池。大池中有一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岛,以湖石驳岸,岛上孤置一座五老峰,旁植罗汉松和黄馨。池东畔立两处石峰,一名“凌云”,高4米,玲珑剔透;一名“赏莲”,高2米,扁平多孔。池南有高4米,占地36平方米的湖石假山,下面可穿行。</p> <p class="ql-block"> 宋教仁墓位于闸北公园园西中部,墓顶饰有脚踩恶蛇的雄鹰,墓前立“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紫色花岗石墓碑。距墓南10余米处是宋教仁的石雕坐像,身穿大衣,左手持书,右手托腮,神态亲切感人。像高1.5米,基座正面篆刻着宋教仁之号“渔父”两字,是章炳麟手迹;背面刻于右任撰写的铭文。</p> <p class="ql-block"> 春晖堂位于闸北公园中部,处于园湖东端的北岸,三面临水。堂为民国初年的民间建筑,砖木结构,粉墙青瓦,饰以漏窗、砖雕,面积788平方米。院门外有一座青石栏杆的钢筋混凝土平桥越湖通南岸。院门内天井以花岗石铺地,前堂高大宽敞,朱红立柱,青花地砖,花格落地长窗;后院为五开间平房。</p> <p class="ql-block"> 后岛与石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北部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后岛,东有云影桥与药物园相联,西越天光桥可至宋墓,南有钢筋混凝土拱桥与前岛相通。云影桥与天光桥均为单孔石拱桥。石亭位于岛中央土山上,花岗石结构,单檐,六角高翘,攒尖顶,顶端饰葫芦,面积1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池西北有一座由四方亭和长方亭组合而成的水榭,混合结构,琉璃瓦,六角高翘,榭内设扶王靠,面积34.6平方米。榭前临池有面积为23.35平方米的平台,三面围栏,上置石桌石凳。池东北的土山上有鹤亭,木结构,六角翘檐,小青瓦攒尖顶,顶部置一立鹤,亭内设扶王靠,面积14.28平方米。亭东种植油橄榄、枇杷、蚊母树、女贞、侧柏、瓜子黄杨球和珊瑚球。亭西有一座小土山,山坡上种植垂丝海棠、木瓜海棠、樱花、木瓜、丁香、罗汉松、黄馨、紫荆等花灌木。</p> <p class="ql-block"> 鸣凤亭位于闸北公园园东北部坡地一片浓密的混交林中。亭为混合结构,六角高翘,青瓦攒尖顶,顶上塑莲花,檐口挂落饰龙凤图案,面积8平方米,四周设扶王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