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原创</p><p class="ql-block">图:有志,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初,正值秋冬交季,我应亲人、校友之邀回到陕西,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故地,也得以再次回访母校——西安航空学院,得以再次徜徉校园,充分地领略母校依然热烈浓厚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西安航空学院原名西安航空专科学校、西安航空工业学校、西安航空工业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现称西安航空学院。经历了从专科院校改组为中专院校,再到实施大中专套办试点,专科、本科以及从归属国务院原二机部四局到三机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部以及目前归属陕西省政府管辖的复杂历史变迁。学校致力于航空制造人才培养,倾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提高,既重视深耕理论基础,又注重社会实践锻炼,建校70年来,培养了数万名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也在长期的发展进步当中,形成了“德能日新,刚健有为”的独特品相。回望母校的发展历程,我深为自己曾是其中一员,倍感光荣和自豪,也想深情地对他说,“西航,我爱你,永远爱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友们安排在周六的上午回访阎良校区,参加者共有4人,有龙江校友会现任会长心明,副会长有志、校友秀梅,还有担任名誉会长的我。4人当中我的届次最高,年龄最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兄,秀梅届次最低,年龄最小,是名副其实的小学妹。四人从西安乘车前往阎良,沿途是繁华的都市,壮美的秋色。这一天天气也特别好,一别已经持续两个多月的连阴雨天象,显现出雨后唐都的清新清爽与蓬勃生机。在阎良校区,我们参观了图书馆、校史馆、航空馆,又在校园各处驱车进行了详细考察,听取了学校派来的学弟学妹们有关学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汇报。置身其中极目四望,阎良校区地势开阔、布局整齐、建筑恢宏、功能完备,一派现代风貌和气息。从图书馆正门前往南看,还有一大片规划预留地,图书馆的西北方向,也有学生公寓等功能性建筑等待开发和建设。这些情况表明,母校仍处于建设期,实现中远期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情况也同时表明,母校的进步仍需要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帮助、参与和支持。由此,返回的路上,一行4人的心情既喜又忧。喜的是,学校历经70年,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跃升性变化,今非昔比,成绩斐然,比如,2025年高考录取线,同比竟然跃升了6000个位次;忧的是,与国内省内诸多同类高校相比,我们还有诸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专业覆盖面还不够宽、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短缺等等。喜的是,学校的每一分发展和进步,都有我们的参与和推动;忧的是,由于精力能力所限,我们为母校所做的和能做的还太少。也由此,一行4人还在返程的车上开展了热烈讨论和诚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行印象最深的是毕业以后留在西安或者后返西安的龙江校友团队。有数10人之多,具有多重身份。龙江是他们的故乡,西安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老家离母校最远,而他们的打拼之所却又分布在母校的周围。他们遇到龙江校友的时候,最热情、最亲近,谈到母校的情况时也最熟悉、最了解。他们主动为考察交流、探亲访友的龙江校友搭建起了一个温馨驿站,每每让前来探访的龙江校友大有宾至如归之感。这一程我也有幸与他们第一次在西安相见。虽则是第一次,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王冲的热情奔放、臧龙的谦逊真诚、丽娟的开朗活泼、赵晶的睿智成熟、温巍的专注专业,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值得一提的,还有秀梅学妹,是这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之一,其热情温暖的照顾、细致入微的安排,无一不透射出其内心深处之于母校的真挚情感和之于校友、学友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探亲途中,也与几位校领导、老学长和老学友进行了沟通交流,大家抚今忆昔、谈天说地,满目满心都是对于母校的感恩,对于校友情的珍惜与眷恋。酒酣耳热之际,甚或“挖”出了一些过去的“小秘密”。那个年代的小秘密,就是这个年代的“下酒菜”。试想,嚼着这些沁润着青春韶华的下酒菜,大家的味蕾该有多香。 </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不觉回忆起40年前从渭南市出发,到母校报到的情景。那一天也是一样的秋高气爽,一样的天高云淡,即将收获的田野一片金黄,柿子树、苹果树果实累累。15岁的我,就坐在一辆破旧的老班车里去唐都。那时候,羽翼未丰的我好奇地望着窗外,不无豪情与浪漫地想,百里之外,即将开启我新的人生旅程的西航会是一副什么模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1月7日于冰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