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邾文公想将都城迁到峄山之阳,于是占卜问吉凶。卦象说:“迁都有利于百姓,有害于国君。”邾文公说:“于百姓有利,就是于我有利。上天为百姓选择了国君,国君的使命就是利益百姓。百姓得益,必然也有我的一份。”于是决定迁都。 左右大臣劝道:“不迁都可保您长寿,迁都削减寿数,为何还要迁都呢?”邾文公说:“寿数本由天定,只要对百姓有利,虽凶亦吉。” 最终,邾文公将都城迁到了峄地。没过多久,邾文公就去世了。后世评价他说:“邾文公知天命,是位仁德之君。” 东晋颍川人庾亮,官至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为人有器量。 庾亮有一匹马,相马者告知他这是匹凶马,克主,劝他将马卖掉。庾亮说:“卖自然有人买,这就害了买主。我宁可自己受害,怎能将灾祸转嫁他人呢?昔日孙叔敖为后人杀两头蛇,传为美谈,我效仿他,不也很好吗?” 孙叔敖杀两头蛇又是个什么典故呢?孙叔敖是楚国人,小的时候,一天在外面玩儿,看见一条双头蛇,孙叔敖很害怕,但是还是鼓起勇气将蛇杀死,埋了。孙叔敖哭着回家找母亲,母亲寻问原故,孙叔敖说:“我听说见到双头蛇的人很快就会死,我刚才见到了,想必我就要离开母亲了。”母亲问:“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担心别人见到这条蛇,所以把它杀了。”母亲说:“我听说暗中行善之人,上天会赐予其福气,你不会死的。”后来,孙叔敖成为了楚国的宰相。 古人讲“轻生死,重然诺”,很多人将信义、诺言看的比性命还重。他们宁可危及自己的性命,也不愿伤害他人。现代人基本做不到了,为了自己的性命,有些人不择手段,吸人血敲人髓啖人肉也在所不惜。 为什么很多古人能做到“轻生死”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古人的轮回观,他们相信生命是永恒的,只不过是在轮回之中。既然死后还能轮回,那么死亡似乎就没那么可怕了,同时,能促使人重道义,鼓励人积德行善,以便为下一次轮回奠定更好的基础。 时至今日,虽然轮回观被科学打成了迷信,但还是有不少人相信轮回,甚至有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过往,比如著名的“湖南坪阳再生人”,包括国外的催眠治疗,使不少人回忆起了自己的轮回史。 累世轮回的经历并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逝,而是封存在了生命深处的记忆里。有些人能详细的知道自己的过去世经历,甚至细节都能回忆起来,有些人只能知道个模糊的大概,各种情况都有。 我知道这么个人,他本来是坚定的唯物论、无神论者,可是机缘巧合之下,他知道了自己的某一个过去世,年代一下子追溯到了两千年前,最直接的感受是时间跨度被大大拉长了。他只知道是过那个人,叫什么名字,但不知道那一世的经历。至于说怎么想起来的,其实过程非常简单,就是突然间莫名其妙的触及到了历史上的实物鉴证,冥冥中有股力量打开了大脑封存的记忆,瞬间就明白了,哦,曾经是过他。 但是呢,打开一些记忆,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又一世轮转了,一切都不同了。有些人知道身边亲人的一些情况,他上一世是谁,与自己什么关系,甚至连经历都知道,可是呢,仅此而已,对现世的相处产生不了太大的作用。看着现世的他,偶然会感慨一下,这种感慨也是非常缥缈。发生矛盾的时候,还会该生气生气,甚至该争争该斗斗。说直白一点儿,眼前这个人即使你知道他上辈子是亲爹亲娘,也没有用,这一世还必然是该怎么相处怎么相处,很难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云台书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