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见证“江北县·渝北区·两江新区”的变迁

许可视觉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江北县人,也是一名追着时光按下快门的摄影者。今天两江新区成立,看着40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仿佛又走回了那些薄雾缭绕的清晨、蝉鸣阵阵的午后——那些被镜头定格的瞬间,串联起的不仅是我的半生,更是这片土地从“四川省江北县”到“重庆市江北县”,从“重庆市渝北区”到如今“两江新区”的变迁长卷。<br><br> 还记得第一次拿起相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江北县。那时的石板路还留着夜雨的湿痕,青瓦房的檐角挂着晾晒的衣物,茶馆里的盖碗茶冒着热气,邻里间的闲谈声混着街头的叫卖声,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br><br> 我背着相机穿梭在街巷田间,拍下母亲在稻田里弯腰的身影,拍下老人们在榕树下下棋的从容,拍下孩子们追着自行车奔跑的雀跃。那些照片里没有高楼大厦,却藏着最纯粹的烟火气,那是江北县刻在骨子里的朴实与温暖。 1994年,“江北县”撤县设区,成为“重庆市渝北区”。我的镜头里,开始出现新的风景:第一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划破天际,第一条拓宽的马路车水马龙,江北国际机场的不断发展,曾经的农田旁建起了公园与商场。我守在老街区,记录下旧屋拆迁前的最后一抹夕阳;我跑到新城区,抓拍竣工仪式上人们脸上的笑容。地名变了,城市的轮廓变了,但街角老店的味道没变,邻里间打招呼的乡音没变,我镜头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也从未改变。 而今天,我们迎来了“两江新区”的正式成立。站在新的地标下,我再次按下快门——镜头里,有现代化园区的井然有序,有跨江大桥的气势恢宏,更有乡亲们眼中藏不住的骄傲与期盼。从江北县到两江新区,几十年光阴流转,地名几番更迭,不变的是这片土地的生机与韧性,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br> 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背着相机,追着晨光与暮色,记录两江新区的每一步成长,记录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份美好。也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更多人读懂这片土地的故事,读懂我们对故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