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3日,秋意正浓,我们夫妻二人驱车抵达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一站便来到了闻名已久的老虎石海水浴场。海风轻拂,浪花低语,仿佛在迎接远方来客,眼前这片蔚蓝的海岸,悄然拉开了我们滨海之旅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相传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来到渤海岸边,不料高山挡住了去路。秦始皇十分恼怒,便拿出了赶山神鞭,朝高山猛抽几鞭,立时山峰飞起,碎石腾空,向东西方向飞去。秦始皇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此处海边,发现碎石不见了,只见一群斑斓猛虎在海边嬉闹,见了秦始皇,群虎慌忙跪地求饶,秦始皇便让他们变成礁石,永远栖居在这片沙滩上。——这便是老虎石的由来,神话与海浪一同镌刻在这片海岸。</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洒落海面,波光粼粼,我手捧面包碎屑,轻轻抛向空中。一群海鸥翩然飞舞,鸣声清越,时而俯冲掠食,时而盘旋升腾。与海鸟共舞的这一刻,心也随浪花飞扬,惬意如风,拂去尘世烦忧。</p> <p class="ql-block">好浪漫啊!海边的沙滩上,一座五彩缤纷的花拱门静静伫立,玫瑰红、薰衣草紫、向日葵黄交织成浪漫的梦境。海风轻摇花瓣,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甜意。</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天边燃起一片金红,海面如铺展的锦缎,泛着熔金般的光泽。落日余晖洒在礁石、沙滩与我们的肩头,时间仿佛被拉长,世界只剩下彼此和这无言的壮美。这一刻,海天相接处,是自然写给大地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一群海鸥逆光飞翔,羽翼在晚霞中勾勒出剪影,它们追逐着最后一缕阳光,盘旋、滑翔,仿佛不舍白昼的离去。海天之间,它们是自由的信使,将落日的诗意传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赶紧掏出手机,对准那鎏金般的海面、飞翔的海鸥与渐沉的夕阳,轻轻按下快门。镜头虽小,却想把整片海天的温柔都装进去,留作岁月深处最动人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们踏入鸽子窝公园,晨雾未散,林间静谧,海风微凉。</p> <p class="ql-block">公园依山傍海,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地。我们静候着那轮红日从海平线跃出的神圣时刻。</p> <p class="ql-block">天边泛起鱼肚白,云层渐染橙红,我们屏息凝神,守候在黎明的边缘。海风轻拂脸庞,远处海浪低语,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一刻酝酿庄严。晨光微露,心也随之苏醒。</p> <p class="ql-block">忽然,一道金光刺破云层,太阳缓缓探出海面,如熔金般跃动,将整片海域染成炽烈的红。那一刻,万物苏醒,海天共舞,光明以最磅礴的姿态宣告新生。</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日出,是自然最壮丽的仪式。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暖意由外而内,仿佛灵魂也被照亮。我们突发奇想,来个新玩法,利用借景的拍摄方法,手中托起太阳,为我们此行添上一抹新意。</p> <p class="ql-block">“长的好看的人都会来这里逛逛”,这句广告语俏皮又自信,让人会心一笑。或许,真正吸引人的不是颜值,而是这里独有的浪漫气息与生活情调。</p> <p class="ql-block">行至盘锦,眼前豁然开朗——大片稻田如绿毯铺展,随风起伏,稻香扑鼻。这里是“盘锦大米”的故乡,品质享誉全国。我们忍不住走入田间,踩着泥土的芬芳,留下与大地最亲密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位于辽宁省盘锦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南起二界沟混江沟大桥,北至接官厅大桥,全长18.115公里。</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全球保存最完好的湿地资源和世界最大芦苇荡为基底,红海滩如火焰铺展,浅海滩涂上珍稀水禽翩跹,构成“中国最北海岸线”的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一望无际,随风起伏如海。芦苇丛中,白鹭掠影,丹顶鹤低鸣,自然的呼吸在此清晰可闻。这里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心灵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洞洞里有小螃蟹🦀,<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们</span>挥舞着细小的钳子,在水域中悄然穿行,为这片湿地增添一抹灵动生机。</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为特色,碱蓬草织就的红色地毯与浅海滩涂、珍稀水禽共同构成生态风景廊道,被誉为“中国最北海岸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红海滩的主角是碱蓬草,四月初为嫩红,渐次转深,十月由红变紫,五月至十月是最佳观赏期。届时,大片碱蓬草形成一望无际的红色海洋,与右侧的芦苇荡相互映衬,春夏红绿相济,秋冬金红相映。</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设有爱情红海区、动感海岸区、海洋牧场区、燃情岁月区和田园乐土区五个主题区,还有廊桥爱梦、踏霞漫步等多个景点,被誉为“中国最精彩的休闲廊道”和“中国最浪漫的游憩海岸线” 。</p> <p class="ql-block">本溪水洞,坐落于辽宁本溪市东郊,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全长5800米,已开发2800米。洞内水道蜿蜒,宛如九曲银河,钟乳石千姿百态,光影交错,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也是世界最长可供连续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景区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洞分水旱两洞,水洞河道曲折,碧水幽深,有“九曲银河”之称;旱洞高差错落,现已改造为古生物宫,陈列远古生命印记。景区集山、水、洞、泉、湖于一体,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景区还包含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集科普与美景于一身,享有“北国一宝”之美誉,荣获“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等多项殊荣。</p> <p class="ql-block">大石湖国家地质公园,是辽东地区赏枫的绝佳胜地,被誉为“中华枫叶之都”的核心区域。每至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仿佛天地间燃起一场静默而壮烈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华枫叶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观赏地,景区内红叶树种占比超80%,观赏面积广阔,种类繁多,赏枫期长达月余。漫步其间,如行于画中,步步皆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五龙湖游览区是核心区域,“五湖四瀑”在枫叶的映衬下,构成“湖在林中、林在湖上”的美景。香水湖游览区则是湖畔枫叶环绕,光影交错,是写生和摄影的绝佳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了,这里距朝鲜比较近,最窄的地方不超过两米,此地被称为“一步跨”。站在岸边,对面朝鲜的村落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可触,令人不禁感慨边境的特殊与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中朝友谊村,展示了朝鲜族的生活习俗。讲解员是一位来自朝鲜的姑娘,汉语虽不流利,却真诚动人。她轻声讲述着异国风情,而“禁止拍照”的提示,更添几分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关于“60岁活埋”的传说,原为高丽时代的残酷法令——“高丽葬”。高丽时代国王颁发了一条残酷的法规:人过60,不死即埋,后称高丽葬。一位姓金的穷人,把年过60的父亲藏入一座山的山洞之中,每天偷偷地给他送饭,始终没被人发觉。皇帝听说了高丽葬这件事感到这条法规过于残酷,便给高丽王送去了三个难题,使他非常为难。山洞里的金老汉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儿子如何解答这三道难题。儿子来到京城,向高丽王诉说了解题之法。国王听后,欣喜异常,究其出谋者,方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穷老汉。于是,高丽王醒悟到老年人阅历丰富,是国家的财富。从此,废除旧律,通令全国尊重、爱护老人。那位金老汉重返家园,与家人团聚,安度晚年一直到寿终正寝。</p> <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原名清城桥或青城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桥梁全长709.12米,宽6米,高25米,设23孔,22座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载重60吨。</p> <p class="ql-block">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指令伪满洲国及朝鲜伪政权建造该桥,1942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元帅率志愿军司令部从此桥秘密入朝,毛岸英等烈士亦经此赴朝作战。</p> <p class="ql-block">1951年3月及11月,美军多次轰炸,最终炸断中间9孔约200米,形成现存残桥,中国岸留存9孔,朝鲜岸留存5孔。</p> <p class="ql-block">站在缓缓行驶的游船甲板上,望着静静卧在鸭绿江上的河口断桥,斑驳的钢梁在夕阳下沉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身,那一刻,历史的厚重与江水的温柔交织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朝鲜的青城郡 ,从船上能看到朝鲜的房屋,岗哨,行人,还有骑自行车者。</p> <p class="ql-block">位于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5月动工建设,1911年10月竣工通车,连接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与中国丹东。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中方一侧第四孔为旋转式“开闭梁”,可旋转90°以便船舶通行。</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座桥是志愿军过江和物资运输的交通大动脉,因而成为美军攻击的重点目标。1950年11月8日,美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11月14日,美军再次轰炸,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1951年2月,大桥再次被炸,最终瘫痪。战后,朝方拆除了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仅存桥墩,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此炮楼一九二八年夏,日本修建。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惊守和侵略我国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对面圆形的建筑是朝鲜新义州的太阳楼。</p> <p class="ql-block">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它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由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因历史原因,虎山长城曾濒于湮没,上世纪90年代初经考古认定后得以修复,现已修复1250米 。我们因时间和体力的因素,仅在门口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228国道的0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虎山长城脚下 。该起点也是228国道与331国道的交会处。228国道起于辽宁丹东,止于广西东兴,线路全长6916.056千米,是中国第一长沿海公路,也被誉为“中国最美沿海公路”。</p> <p class="ql-block">集安火盆街是集安市一条以火盆美食为特色的街区,也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和旅游名片,集安火盆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高句丽第十五代美川王乙弗在位期间,历经传承与发展,成为集安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集安火盆食材丰富,包含牛肉、猪肉、牛肚、猪肚、牛蹄筋、豆腐、米肠、黄豆芽等十几种食材,经炭火烘烤,香气四溢。此外,还有海鲜、羊肉等多种创新口味。崔家高丽火盆是“元老级”店铺,以三代传承的酱料配方闻名,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集安早市是集安市的一个公益性露天市场,也是集安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旅游品牌。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经营时间为每天凌晨3点至上午9点半,节假日延长至中午12点。市场划分为土特产、食品、自产三个经营区,有摊位980个,带动就业2000人,日平均交易额约50万元。</p> <p class="ql-block">集安早市商品极具地域特色,土特产区有松茸、鸭绿江鱼、人参制品等;自产区以农户自销的有机产品为主;食品区除了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还有各种特色早餐小吃,如冷面、米肠、打糕等朝鲜族美食,集安白桃、红蛋黄鸭蛋等也备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集安早市已成为集安旅游的“必打卡地”,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形成了“吃、逛、拍、学”的旅游新模式,让游客在体验边境小城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既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政权建于公元前37年,公元3年迁都集安(称国内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公元668年灭亡。这座古代王国曾在此建都长达425年,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印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区核心景点包括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长寿王陵、好太王碑、丸都山城及禹山贵族墓地,不过各景点间分布有一定距离。我们最初笼统导航“高句丽景区”,发现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的定位存在偏差,正茫然时,恰巧遇到一队骑行的老者,便上前问路。瞧见我们车牌号以“鲁”字开头,老人们瞬间倍感亲切——原来他们的祖籍都在山东,他乡遇同乡的暖意瞬间消解了路途的迷茫。</p> <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位于集安城北的高山上,与国内城相距2.5千米,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公元391—412年在位)的纪功碑,立于公元414年。好太王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碑之一,被誉为"海东第一古碑",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碑高6.39米,由整块角砾凝灰岩石雕成,呈方柱形,四面刻有隶书碑文,共计1775字。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好太王的生平、军事功绩以及高句丽的对外扩张史,包括对百济、新罗、倭国的战争,以及对东扶余等地的征服,同时也记载了国内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p> <p class="ql-block">自清光绪三年(1877年)好太王碑被重新发现以来,碑贾争相捶拓,拓本流传海内外,学者争相考释研究,形成了好太王碑研究的热潮。</p><p class="ql-block">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它是高句丽当朝人记当朝事,史实可信程度高,可以称作高句丽的半部国史。好太王碑的发现,确认了自中世纪以来为世人遗忘的高句丽文明及中心之所在,在东北亚考古遗迹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太王陵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寝建于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湛的石刻工艺著称。陵墓由巨大的花岗岩砌筑而成,墓道两侧矗立着石狮等石雕,气势庄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