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巳见宝之立冬篇

空空如也

<p class="ql-block">唐代饺子</p><p class="ql-block">国家博物馆藏的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饺子、点心及食具,距今约1400年,是唐代饮食文化的鲜活见证。</p><p class="ql-block">这些饺子形如偃月,与现代北方饺子几乎无异,面皮为精磨小麦粉制成,内馅含菜或肉。唐代饺子与现代北方饺子形制几乎一致,面皮厚度约1.5毫米,折褶处有细密纹路。经显微分析发现动物蛋白残留,结合文献记载,推测馅料可能为羊肉,并混合洋葱、蔬菜等。</p><p class="ql-block">唐代饺子多称“牢丸”或“偃月形馄饨”,明代始有“饺子”专称。其制作工艺与《齐民要术》中“汤中牢丸”的描述相符。随丝绸之路传入西域,成为中原与西域饮食交融的例证。</p><p class="ql-block">今日立冬,特别是北方的朋友,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怎不是一种幸福惬意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