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省吾身,吾很可爱,吾没错,吾怪可爱

毓书房

<p class="ql-block">2025年09-10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1.《演讲的力量》作者,【美】克里斯安德森,作者说“如果你能在聚会时发言,你就会演讲”,事实上,很多人对公众演讲如临大敌。TED Talks最初是关于科技、娱乐、设计领域的私人组织演讲,后在2001年被作者接手,国内B站的播放量现在依然居高不下,涉及领域也更广泛。想象一下,一个舞台,一个人,一个话筒,一群观众,连续讲15分钟?你是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讲述演讲成功的诸多因素,突出的标题,有趣的互动,独特的故事表达,充分的排练或者背稿,直观的图片或数据,完美的结尾,得体的服装,每一个因素都有独立章节,供读者阅读。最后,“不忘初心”,演讲不是哗众取宠,Ted的宗旨“Ideas Worth Spreading”,值得传播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2《中医的常识》徐文兵,作者是一位中医专家,开诊所收学生传中医,践行并研究中医理论。这本书普适性很强,无病预防,有“病”了解,从中医角度如何看待疾病。会有一些理念打破常规认知,如你是在健“身”还是在健“体”,比如开中药只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黄帝内经》提出中医有六种疗法“砭石 按跷 针刺 艾灸 导引 开中药”。他提醒人们要“贵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别等生病再发觉生命重要。在讲中医历史部分,有几位祖师爷和典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伊尹助商汤灭夏,他提出“药食同源”“治大国如烹小鲜”“药方及陶罐熬药”;鲁迅先生怒批中医害其父,据徐大夫解析,当时名中医开的中药到现在来看依然很对症,能缓解其父症状;扁鹊望蔡桓公而走,救虢国太子,做为全科大夫行走民间;华佗创麻沸散、五禽戏、针灸理论,几位上医对中医发展有极大贡献。徐大夫说“人的心理和身体是不二的”,他们相互影响。学点中医常识,做自己的“上医”治“未病”,这本书值得推荐。</p> <p class="ql-block">3.《中年觉醒》,【美】亚瑟 C布鲁克斯,单是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吸引40+的人群。中年群体指:事业小成,有稳定的工作圈,稳定的社会关系,曾经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当然也有没什么俗世成就,但是本行业取得丰富经验的人。安逸也危险,书中谈到德国作曲家巴赫,中年后风光不再,舞台中心交给儿子小巴赫等年轻人。也就是他的第一曲线已近尾声,流体智力(主思考、学习与创造)开始衰退。于是,他转型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进入人生第二曲线,发挥晶体智力(主经验擅复杂)创作一本音乐教科书《赋格的艺术》。书中有一词“物化”很警醒,特别女性易物化身体 、物化工作,物化自己成为“优秀的我”,会降低幸福感。重点推荐40+人士读一读,也许会给自己多种选择。</p> <p class="ql-block">4《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老杨的猫头鹰,被一句话吸引“三省吾身之后,得出的结论永远是:吾很可爱,吾没错,吾怪好的。”书名看起来就有点鸡汤,有些积极心理学的意思。读起来,轻松,有趣,现代,我感觉老杨应该不太老。对读者很友好,区别于传统的“利他 博爱”,他更提醒人们“爱自己”。摆出两句标题来感受下“这世界我是来玩儿的”“愿你像烟花般热烈,过噼里啪啦的人生”,有些话带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却有点醒功能,“感觉很丧的时候,就像电量低于20%,要自动变成省电模式,信号不能那么强,网速也不用那么快(不选择,不回应),没关机就行。”你说他逗不逗?</p> <p class="ql-block">不负深秋~</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两个月的阅读,对我来说有些少,因此羞于发圈。按照老杨理论,读得少可能感悟更深。所以,老杨,值得再读。</p><p class="ql-block">2025第18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