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洲城,悦见长沙

蓝色火焰

<p class="ql-block">湘江的白天,似一条碧绿的绸带缠绕在繁华与宁静交织的城畔,薄雾笼罩下,如水墨画般朦胧。岸边,垂柳随风摇曳,一片绿意盎然,三五成群的老人或下棋或闲话家常或翩翩起舞,杜甫阁的飞檐斗拱挺拔苍劲;江面上碧波荡漾,游船慢慢驰过,泛起层层涟漪,飞鸟掠过天空,留下清脆啼鸣;远处的岳麓山隐约可见,青翠的山色与江水交融,煞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湘江的夜,是灯火的盛宴,高楼大厦的灯火宛如星辰,光影交错间,时而浮现诗意文句,时而绽放璀璨繁花,与江面的倒影互相映照,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p><p class="ql-block">长沙的橘子洲大桥似一条缀满钻石的光带,横跨在湘江两岸,在夜色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橘子洲头似一艘巨轮静静地卧在江心,青年毛泽东的艺术雕塑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庄严肃穆,深邃、刚毅的眼神炯炯发光,有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豪迈气势,更藏着一个革命者的理想锋芒…</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古名灵麓峰,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这是一座融中国文化精髓的儒、佛、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三教的互相交融,共同谱写了一部岳麓山文化发展史的壮丽诗篇。这里曾是文人墨客、鸿儒巨匠们留下足迹和思想的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让人们心生向往;这里的树木遮天蔽日,鲜花遍地盛开,一派生机盎然…恰是一座巨大的"植物博物馆";站在山顶,俯瞰山下,长沙城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坐落于岳麓山的葱郁山林之间,是一处充满文学韵味的古迹,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它与安徽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根据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更名爱晚亭。爱晚亭重檐八柱结构,绿色琉璃瓦顶,中间的天花板上绘满了鲜艳夺目的图案,亭角飞翘,毛泽东的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刻于藻井内,为古亭增添了光彩;登亭远眺,层峦叠嶂间,古道与烟霞交织,恍如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中…这里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好地方,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之地。</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在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山光水色的岳麓山山脚下,有一批典雅、庄重、错落有致的红砖古建筑群,这便是世人瞩目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一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一千多年来,从宋至今,这里弘歌不绝,,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才,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陈天华、徐特立等;朱喜理学,阳明心学在此碰撞交流,张栻等大儒的思想在此绽放智慧火花…入门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见证了岳麓书院的育人成果。院中石径曲折,树木茂盛,走廊迂迴,恰是一条历史的脉路,延伸着过往岁月,今日辉煌…它不愧为知识的殿堂,文化的瑰宝,心灵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五一广场:长沙市的中心地带,一个商业、文化历史与潮流的交汇处,它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更如一位沉默的长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历朝历代,这里都是官署、群府的所在地,直至民国初期,随着五一路通车,才真正形成五一广场。广场周边,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交织,人流涌动不息…</p><p class="ql-block">太平街的石板路上,贾谊古居静静伫立,古玩店、书店相得益彰,空气中弥漫着茶颜悦色的茶香,臭豆腐的椒香和红糖粑粑的焦香,让人唾涎欲滴,爱罢不能…</p><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灯光流转下的五一广场则开始了它最迷人的蜕变,霓虹招牌层层叠叠,一路向前伸展,汇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彩色光带,…黄兴路对面巨大的3 D立体屏幕,变幻的光影投像,引无数人驻足拍照;IFS国金中心双子塔的玻璃幕墙,此刻成了映衬星空的巨大画板;黄兴路步行街的所有店铺则像发光的贝壳,珍藏着宝贝、美食…</p><p class="ql-block">五一广场的夜,是光的狂欢,是市井烟火的极致绽放,热烈、鲜活、永不疲倦,它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另一种蓬勃生命的开始!拍摄于2025年10月23至25日</p><p class="ql-block">执笔于2025年11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