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潜意识是个“记忆筛子”——只留助我们成长的体验,或没完结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些挥之不去的痛,从不是故意纠缠,只是情绪没被好好接住、没处安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往后想试试“情绪留白法”:难过时不硬说“没事”,先停3分钟陪自己待着,让情绪自然流走,只把成长的养分留下。或许这样,心会像被轻风吹过一样轻松~</p> <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p><p class="ql-block">您要是积极乐观</p><p class="ql-block">就和正面的能量呼应</p><p class="ql-block">您要是心里善良</p><p class="ql-block">就和善意的能量融合</p><p class="ql-block">您生命里经历的所有事</p><p class="ql-block">都是您自己吸引来的</p><p class="ql-block">您给出去的</p><p class="ql-block">最后都会回到您自己身上!</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像背着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在走。所以我们倡导所有家长都要过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创造到老。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轻松健康,生活也会变得有趣。我建议父母爱孩子,但不要爱的太用力。很多时候,所谓的爱其实不是爱,而是控制和占有,或者是不安全感和焦虑。只要有一刻眼睛离开孩子,就感到担心;只要不盯着孩子写作业,就担心孩子会走神。很多父母天天追求孩子的完美,但实际上导致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完美,说白了,就是越来越不会做自己。大家都懵了,这叫什么?这就叫矫正过度。记忆力也有一些特别的记忆,我孩子小时候我也曾给孩子养“习惯”比如洗漱,阅读,作业早完成等等,甚至寒暑假也给孩子制定过学习计划表,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满满登登时,回想起来自己也是感觉的到有压力,自己也不能做到时就放弃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概念,对管孩子这件事情帮助最大的就是“不管”。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不是管得太少,而是管得太多。我们要看到这一部分。曾经有个家长问我,高二的孩子偷偷买手机,有没有什么狠招能管住他?我告诉那位家长,你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孩子就会借钱、偷钱,再买一个。这个时候你根本管不了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不管”的方法。这里的“不管”并不是完全不管。父母要管的不只是孩子穿衣、吃饭、上学等事,更重要的是要爱他,让他感觉到自己有家,而不是只有枷锁。</p><p class="ql-block">我曾给大家推荐过《教育的减法》这本书,作者朱永新教授认为,现在的教育中加法太多,导致很多不幸发生。</p><p class="ql-block">父母未必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学会用减法思维来重新思考,孩子会更容易变好,更快成长。一个成年人在家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成长。而很多成年人有了孩子以后,放弃了自我成长,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加法做得太多,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还有另外一本书,叫做《不管教的勇气》,作者是爱见一郎。他认为,过度管教会伤害孩子,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父母应该拥有不管教的勇气。</p><p class="ql-block">你去看,凡是得了所谓抑郁的孩子,几乎都是因为管教态度。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抑郁?很简单,遇事总是挑自己毛病,总觉得自己不好,那不抑郁才怪。活在深深的恐惧和羞耻感中的人就容易抑郁。而恐惧和羞耻感从哪里来?就是被管得太多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只有在写作业、上课的时候才在学习,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当他生活在宽松的环境中时,大脑很放松,吸收外界知识的速度会变得特别快。你的一言一行,处理问题的方式才是孩子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如果你能够更信任孩子,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孩子总是被管教时,他的身体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时,会激活我们的原始脑。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原始脑,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在商场购物,突然广播里传来火灾警报,请大家快速通过人行通道安全有序撤离。当你听到这个声音时,会立刻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那一刻,你的原始脑就被激活了。</p><p class="ql-block">原始脑有两大机制:战斗和逃跑。</p><p class="ql-block">如果战斗和逃跑都无法实现,身体就会僵化,这叫僵直反应。比如很多动物“装死”,其实不是装的,而是身体的一种僵直表现。还有些人在受到惊吓过度时,会出现两腿瘫软的情况,这就是僵直反应之后的瘫软。所以说,当你的孩子总是处于紧张和恐惧的时候,他一直都处于原始脑被激活的状态。不是战斗就是逃跑,要不就是瘫软。</p><p class="ql-block">你想想看,当你的孩子处于这样的状态时,请问他怎么能够学到东西呢?想想当你害怕时的状态,一恐惧有时大脑一片空白,就像刚才我们讲的恐惧到瘫软那还有什么能量去学习呢?</p><p class="ql-block">我对我儿子的做法也是“不过度干预”,这个“不管”不是完全不管,而是要管什么。我不会替他批改作业,考试前也不会陪他复习,也没有给他报过班,但他的成绩一直不错。所以我给很多父母的建议是,给孩子三根支柱:1.价值感2.无条件的爱3.终身成长的心态。</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发现越早放手越好。</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把这三根支柱在孩子三岁以前植入体内,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明白犯错是学习的过程,他就能够自己成长。所以说,父母越轻松,越能够靠价值观引领自我,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精彩,孩子自然就成长得越好。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当你不在孩子身上使太大劲,能够重视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希望,孩子也就能够在他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快乐。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请记住,父母越轻松,孩子就越优秀。我们回观一下我们父母自身的生命状态,是否真正活出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