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捧读梁衡先生《读韩愈》一文,仿佛穿越千年风雨与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先贤隔空对话。印象中,两年前教学六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如今身处“双减”深化、素养导向教学改革的教育大环境,韩愈那“文死谏”的风骨与逆境中务实有为的担当,让我对“如何以良好心态教书育人”有了愈发深刻的思考与体悟。</p> <p class="ql-block"> 韩愈的文名早已深深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我们解读教师使命的核心箴言,“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激励学生勤学善思的经典警句,而他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千古名句,更是带领孩子们感知早春之美、体悟文字精妙的必学篇目。但梁衡先生在文中勾勒的韩愈,却让我看到了诗文之外更动人的精神内核——面对唐宪宗迎佛骨的荒唐闹剧,他明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杀身之险,仍秉持本心、直言进谏,那份不惧权威、坚守真理的凛然正气,恰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最需坚守的心态底色。如今的教育路上,我们难免遭遇功利化刷题的裹挟、家长“唯分数论”的焦虑、数字化教学的冲击,更会面临教育理念分歧带来的不理解,甚至是无端的上访、告状等压力,或许会因精心设计的素养课堂不被认可而怅惘,或许会因学困生转化屡屡受阻而困惑,或许会因莫名的质疑指责而委屈,但唯有像韩愈般“见心明志”,牢牢守住“立德树人”的初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始终聚焦“语文育人”的本质,让孩子们在汉字里悟文化底蕴,在篇章中明做人道理。</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落差最能照见底色。韩愈从朝堂重臣沦为蛮荒小吏,遭遇“已登山顶又被推下深渊”的绝境,却未曾心灰意冷、逆来顺受,反而以“不求功之显,只求奉献于民”的务实姿态,在潮州八个月里驱鳄鱼、兴水利、赎奴隶、办教育,用点滴行动驱散一方蒙昧。这份“泰然处之,尽力有为”的心态,正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要面对拼音不过关的“小迷糊”、提笔忘字的“小马虎”、害怕表达的“小腼腆”,也需应对教学方法迭代、跨学科融合的新要求,偶尔会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而两年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教学经历,更让我真切体会到这份“务实”与“倾听”的重要性——那堂课上,我本想带着孩子们赏析“润如酥”的温润、“遥看近却无”的朦胧,便顺势抛出问题:“同学们,诗里这淡淡的草色,在你们眼里像什么呢?”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瞬间打破了我对诗句的固化认知:第一个孩子说“像刚融化的奶油,软乎乎、润滋滋的”,恰好呼应了“润如酥”的细腻质感;有孩子接着说“像给大地铺了层透明的绿纱,远看有绿意,走近却摸不着”,精准点出了“遥看近却无”的空灵之美;还有孩子联系生活说“像老师批改作业时画的淡绿波浪线,温柔又有生机”;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小声补充“像刚发芽的绿豆芽,怯生生地探出头”,让课堂瞬间漾起温柔的笑意。原来,我曾无数次局限于教参的解读,却忘了孩子才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奇思妙想,正是对韩愈诗句最鲜活的注解。这也让我明白:教学从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其焦虑抱怨,不如像韩愈兴办教育般耐心引导,用拼音儿歌、识字游戏、故事接龙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面对教学变革与家长误解,与其消极退缩,不如像韩愈般秉持赤诚、务实沟通,主动放下“教者”的架子,做倾听孩子心声、理解家长顾虑的同行者,让语文课堂既扎根课本,又贴近童心与民心。</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份赞誉不仅源于他革除骈文浮华的“立言”之举,更源于他直言进谏、造福百姓的“立功”之行,以及坚守道义、言行一致的“立德”之境。这恰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摒弃花哨形式,回归“去繁就简、以文化人”的本真,专注于字词句的积累、读写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怀的浸润。作为语文教师,良好的育人心态离不开“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既要以终身学习的心态,打磨拼音教学、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等核心技能,从容应对数字化教学工具带来的挑战;更要以身作则,在讲解《少年中国说》时传递家国情怀,在批改习作时呵护童真童趣,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样的课堂上守护孩子自由想象的权利,在面对误解质疑时坚守教育良知,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品格与创造力的肥沃土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韩愈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路,也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指明了心态方向。我们或许没有韩愈那般悲壮的人生,但同样需要“以生为本”的担当、“务实有为”的定力。愿我们都能以韩愈为镜,怀揣坚守真理的正气、关爱童心的仁爱、深耕教学的务实,在三尺讲台上带领孩子们领略汉字之美、文学之韵,多做倾听童真的“同行者”、化解误解的“沟通者”,少做固化思维的“评判者”、消极退缩的“逃避者”,用心守护他们自由想象的天空,在教育变革中勇毅前行,用良好心态培育出心中有光、笔下有文、行中有德的新时代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