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5-598】金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进行灭蚊/垃圾分类宣讲zjkzx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6日下午,珠海市金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开展了一场灭蚊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p><p class="ql-block"> 金湾区西城社区20余名居民参加了当天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宣讲了灭蚊、预防基孔肯雅热有关的知识和要求。此后,又向与会者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有AI为图配解说文字,为保持AI写作风格,未作调整)</p><p class="ql-block">2025.1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天阳光正好,我们一群人站在金湾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展厅里,笑得像一群刚完成任务的小学生。背景是整齐的灯光和挂满环保标语的墙,大家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站成一排,咔嚓一声,把这瞬间定格成了回忆。谁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宣讲活动,竟能让人如此放松又充满收获。</p> 活动地点 <p class="ql-block">就在2025年11月6日这一天,我们在这里集合,不是为了打卡拍照,而是真正想搞明白: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还有那个夏天总在耳边嗡嗡叫的蚊子,跟垃圾又有什么关系?</p> 宣讲 <p class="ql-block">他讲得特别实在:厨余垃圾不及时清理,就会发酵招蚊;可回收物乱堆,容易积水成患;有害垃圾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成为病菌的温床。原来,一只蚊子的诞生,背后竟藏着这么多“人为”的漏洞。</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红色的椅子上,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屏幕上的图表清晰明了,墙上的展板图文并茂,连天花板上的圆形灯都像是在配合节奏打光。没有人低头看手机,大家都被这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吸引住了。</p> <p class="ql-block">那位穿蓝白外套的讲师,手里拿着资料,却不怎么低头看。他更像是在和我们聊天,讲小区里谁家阳台堆了旧花盆,结果成了蚊子幼儿园;讲一个孩子因为学会了分类,回家提醒爸妈把过期药放进红色桶。这些故事,比任何数据都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接着,他带我们走进“运输流程”的世界。墙上挂着详细的分类运输图示,旁边的屏幕播放着动画:垃圾如何从家里的小桶,一路坐上专车,进入不同的处理厂。我第一次知道,分类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旅程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你以为分好了就完事了?”讲师笑着问,“错!如果后端混运,前端的努力全白费。”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们这些自以为“我已经分得很认真”的人。但紧接着他又说:“现在金湾区做到了全链条分类体系,每一车都有轨迹,每一步都可追溯。”语气里透着骄傲,我们也跟着松了口气。</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站在中央,手指着墙上的流程图,像指挥一场看不见的交响乐。大屏幕上的动画一帧帧推进,观众们安静听着,偶尔有人点头,有人掏出手机拍下重点。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集体专注——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教室的墙上写着“金湾区垃圾分类实践”,旁边还挂着“全链条分类体系”的展板。讲师坐在电脑前,蓝色的屏幕映在他脸上,像深夜还在备课的老师。他讲得细致,我们听得入神,仿佛这不是一场宣讲,而是一次关于城市文明的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后来话题转到了防暑降温、工作场所健康,甚至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我才发现,原来垃圾分类不只是“扔对桶”,它和我们的健康、社区的安全、城市的韧性,全都紧紧缠在一起。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家家户户串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我们自由参观展厅。有人站在展板前认真读,有人围在一起讨论自家阳台该怎么整改。那面红色背景墙上,图文并茂地展示着有害垃圾的处理流程——过期药品、废电池、荧光灯管……原来这些东西,不该和普通垃圾走同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人拉着讲解员问:“我家孙子说电池放哪儿都一样,真是这样吗?”讲解员耐心解释,还拿出实物模型演示。老人听完直点头:“以后得教孩子,不能图省事。”这一幕让我动容——改变,有时候就藏在一次问答里。</p> <p class="ql-block">走廊两侧的墙,一边蓝一边红,像在隐喻秩序与行动。展板上的内容层层递进,从“为什么要分”到“怎么防蚊”,再到“如何共建健康家庭”。我们走得很慢,像是在翻一本会动的书。</p> 合影留念 本美篇作者 20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