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醉白池公园

祥和

<p class="ql-block">游览时间:2025年11月6日</p><p class="ql-block">景点1:上海醉白池公园</p><p class="ql-block">景点2:上海方塔园</p><p class="ql-block">景点3:上海西林禅寺</p><p class="ql-block"> 以上三个景点距离较近,相距1~2公里,顺便一起全部游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点1:上海醉白池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 上海醉白池公园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松江区人民南路64号,前身为北宋“谷阳园”,清康熙年间重建定名。</p><p class="ql-block"> 公园占地5公顷,以荷花池为中心,环池分布明清亭台楼阁(如池上草堂、疑舫),藏有赵孟頫《赤壁赋》石刻等珍品。它融江南园林雅致与历史底蕴于一体,兼具游览、文化展示功能,是松江千年文脉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上海醉白池公园导航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上海醉白池公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公园入口</p> <p class="ql-block">雕花厅简介:</p><p class="ql-block"> 雕花厅为清代建筑。整座建筑为二庭四厢,为一组民宅院落。该建筑门厅朴素无华,不施繁复装饰。从二厅至三厅以及两厢,梁枋及门窗均施有博古花卉和整套三国演义人物等精美的木刻浮雕,刀法纯熟形象生动,这在上海为少见。在“十年动乱”中,雕饰大部分被破坏,尚存残迹。现厅内装饰大型木雕二,前厅为“百花齐放”,后厅是“赤壁大战”。</p> <p class="ql-block">雪海堂简介</p><p class="ql-block"> 清末宣统年间建的五开间大厅,因前后植梅得名“雪海堂”,原匾毁于战乱,今名由朱孔阳所书。1912年12月27日,孙中山曾于此演讲并合影,它也是松江救国同志会活动场所。1972年经园艺改造,堂北有百年桂树,堂前洪武年间石狮为文物。</p> <p class="ql-block">乐天轩简介</p><p class="ql-block"> 原为宋代元佑六年(1091)进士朱之纯所筑“谷阳园”“文澜堂”旧址,因古人崇拜白居易得名“乐天轩”。该建筑历代经修复保存,距今900多年,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轩旁竹林掩映、松林翠碧、怪石嶙峋,屋后银杏参天,屋前板桥流水,具小桥流水人家的村野之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点2、上海方塔园</p><p class="ql-block"> 上海方塔园位于松江老城区,是融古典园林与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公园,1981年建成开放。核心景观为北宋兴圣教寺塔(方塔),园内还保留明代照壁、清代天妃宫等文保建筑,兼含仿古园林与自然植被。</p><p class="ql-block"> 它以“唐宋风格”为基调,集文物展示、休闲游赏于一体,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载体,既承载松江千年文脉,也是市民游客体验江南园林与古迹的热门场所。</p><p class="ql-block">上海方塔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方塔园门楼</p> <p class="ql-block">方塔园景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天妃宫</p><p class="ql-block"> 是上海现存唯一妈祖庙遗迹,前身为南宋“顺济庙”,清光绪年间重建为“天后宫”,1980年因市政建设迁至今址并更名。</p><p class="ql-block"> 它属晚清砖木结构,面宽五楹,高17米、占地330平方米,雕刻精致,现悬有吴健贤等书法家题匾。2002年恢复妈祖文化陈设,是市级文保单位,也是沪上妈祖信俗与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兴圣教寺塔/方塔</p><p class="ql-block"> 兴圣教寺塔(方塔)是上海方塔园核心景观,始建于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4),为砖木结构九级方形楼阁式塔,高42.65米。塔身保留宋代建筑风格,斗拱精巧、飞檐翘角,内有木梯可登塔眺望。它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塔,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松江(古华亭)的历史变迁,也是江南宋代古塔的典型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点3、上海西林禅寺</p><p class="ql-block"> 上海西林禅寺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666号。它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初名云间接待院,明洪武二十年重建后改名 。寺内圆应塔高46.5米,是上海现存最高的古塔 。1993年修缮时,塔刹与地宫内发现佛像、佛经、舍利子等千余件文物 。它是松江佛教协会所在地,也是江南著名的禅宗古刹 。</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p class="ql-block"> 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坐式说法像),两侧胁侍为迦叶、阿难尊者,东西两壁供奉十八罗汉,佛坛背后通常还有海岛观音及三十二应身像。</p><p class="ql-block"> 大殿的布置是汉传佛教大雄宝殿的典型格局,主尊释迦牟尼佛是核心,罗汉、观音像则体现护持佛法、慈悲救度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钟楼</p><p class="ql-block"> 主要功能是悬挂寺院的大钟,用于佛教仪轨中的“敲钟”活动:晨钟暮鼓是寺院的传统作息信号,敲钟也有警醒世人、祈福消灾的寓意。下层的“地藏殿”标识,说明这里同时结合了地藏王菩萨的供奉区域,是多功能的寺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鼓楼</p><p class="ql-block"> 搭配钟楼构成“晨钟暮鼓”的寺院作息标识,主要用于敲击大鼓报时、配合宗教仪轨。下层是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是信众求智慧、祈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p><p class="ql-block"> 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观音菩萨象征“大慈悲”,这里主要是信众礼拜观音、祈福许愿(如求平安、求慈悲护佑等)的场所,同时也是寺院开展观音信仰相关法务活动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圆应塔(俗称“西林塔”)</p><p class="ql-block"> 是上海现存最高的古塔。它位于西林禅寺内,始建于南宋,明洪武年间重建并更名“圆应塔”,高46.5米,为七层八面砖木结构,1993年修缮时在地宫、塔刹中发现千余件文物(含圆应禅师舍利),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西林禅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昆庐殿</p><p class="ql-block"> 通常供奉毗卢遮那佛。这里的功能是:作为寺院的核心殿宇之一,供信众礼拜毗卢遮那佛,体悟佛法的圆满性;同时也是举行华严宗相关法事、讲经弘法的场所,体现了佛教的法身信仰与智慧传承。</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p><p class="ql-block"> 是供奉普贤菩萨的殿堂。普贤菩萨象征“大行愿”,代表实践与修行,因此这里主要是信众礼拜普贤菩萨、祈福祈愿(如求事业顺遂、践行善愿等)的场所,同时也是寺院展示佛教文化、开展相关法务活动的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林素斋</p><p class="ql-block"> 它主要提供佛教素斋饮食(以植物性食材制作,不含荤腥),是寺院为信众、游客提供餐食的场所,同时也体现了佛教“素食护生”的文化理念,通常装修风格与寺院整体的古典氛围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放生桥</p><p class="ql-block"> 主要承载两个功能:1. 宗教功能:配合桥下的放生池,供信众进行“放生”仪式(将生灵放归自然,体现佛教“慈悲护生”的理念)2. 景观功能:作为寺院园林的一部分,搭配水景、绿植营造禅意氛围,同时也是通行、观景的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