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力车——黄陵小学五年五班STEAM课程(11.6)

黄小•五五中队

<p class="ql-block">  当机械齿轮遇上潺潺水流,当奇思妙想碰撞科学原理,黄陵小学五年五班的STEAM课堂迎来了超有趣的“两栖动力车”项目挑战。11月6日,教室里满是专注的眼神与灵动的双手,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设计—搭建—测试—优化”的完整流程中,解锁跨学科的探索乐趣。</p> <p class="ql-block">  课程伊始,老师以“如何让车子既能在陆地奔跑,又能在水中航行”的问题引发思考,通过趣味视频展示两栖交通工具的原理,从船桨的推进力到车轮的摩擦力,从浮力平衡到动力传输,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现象。孩子们围坐成组,热烈讨论着设计方案:“用泡沫做车身,浮力肯定够!”“装两个螺旋桨,水中动力更强!”“轮胎要选防滑的,陆地才能跑稳!”一个个奇思妙想在小组内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专属的设计草图。</p> <p class="ql-block">  材料区里,泡沫板、电机、螺旋桨、电池、吸管、胶带等材料一应俱全。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测量切割泡沫车身,确保重心平衡;有的组装动力装置,小心翼翼地连接电机与螺旋桨;有的调试电路,反复检查通电效果。过程中难免遇到难题:车身进水导致电机故障,大家就用防水胶带仔细密封;动力不足无法航行,就调整螺旋桨角度并增加电池功率;陆地行驶跑偏,便校准车轮间距。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解决问题都伴随着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  最激动人心的测试环节来了!室内“陆地赛道”与“模拟水池”早已准备就绪。各组依次展示作品,当看到自己设计的两栖动力车稳稳驶过桌面,再顺利浮在水面、借助螺旋桨推进前行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对于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认真记录,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分析原因,现场优化改进。有的小组给车身加装了导流板,有的更换了更轻便的材料,在二次测试中实现了性能升级。</p> <p class="ql-block">  课程尾声,孩子们分享着自己的收获:“我知道了浮力和动力的关系!”“团队合作太重要了,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更快!”“原来发明创造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这场STEAM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两栖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