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语兰心】解锁 “不吼不叫” 密码 共探亲子合作之道——兰花小学第五期智慧父母研修班第四课纪实

王子妈说育儿

<p class="ql-block">11月06日,兰溪市兰花小学“第5期智慧父母研修班”第四课正式开讲。</p><p class="ql-block">本次课程以“不吼不叫,如何让孩子乖乖合作”为破题利刃,直指家庭教育最尖锐的痛点——不少家长面对孩子拖延、抵触时,常陷入“吼叫-无效-更焦虑”的恶性循环,课程通过“习得方法+现场演练”的模式,让家长在实践中感悟“平静沟通”带来的教育力量。</p> <p class="ql-block">距离课程正式开始还有片刻,一场充满巧思的热身活动已将现场氛围推向活跃。不同于常规的开场流程,本次热身由文艺委员精心设计了互动游戏——随着指令响起,家长们需迅速寻找同伴,轻快的节奏里,家长们暂时卸下工作的忙碌与疲惫,在彼此配合的笑声中舒展身心,现场满是轻松愉悦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热身过后,班主任团队开启作业点评与荣誉颁发环节,为后续学习蓄力。</p> <p class="ql-block">随后的荣誉颁发环节,经过一周PK,“优秀团队前三”与“个人打卡前三”获颁证书。家长们接过荣誉时满脸自豪,台下掌声阵阵。</p> <p class="ql-block">王金海博士结合案例剖析核心问题:明知吼叫不好,为何总忍不住?他从多维度分析,帮家长看清“忍不住吼”的深层原因与原生家庭弊端,找到改变方向。最后,他给出“不吼不叫”实战锦囊,提炼“自问—平静—共情”三步沟通法,并结合“孩子不写作业”“玩具乱摆”等场景引导家长代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沉浸式的思考,让家长们逐渐掌握将理论转化为日常行动的方法,为实现亲子间的平和合作筑牢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课程复盘之后,施老师带领家长们进入“情景再现——家长模拟”环节,将课堂所学从“理论”推向“实践”。一名家长当孩子,其他家长轮流还原生活中自认为与孩子最糟糕的沟通场景,演绎出来。“你怎么这么烦!”“再哭我就不带你出去了”“你不要叫我妈妈”,这些沉重的话,从扮演“家长”的口中说出时,不少人下意识地顿了顿——或许是第一次以“旁观者”视角,清晰听到自己曾对孩子说过的伤人话语。扮演孩子的家长站起身时,语气真诚:“今天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才真正明白,以前那些脱口而出的话,会伤了孩子的心,往后一定不能吼孩子。”</p> 情景演练 <p class="ql-block">课程核心内容结束后,施老师带领家长们梳理王金海博士课程中的重点——先重温课上引发共鸣的教育故事,唤醒大家对“吼叫危害”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在课程复盘之后,施老师带领家长们进入“情景再现——家长模拟”环节,将课堂所学从“理论”推向“实践”。一名家长当孩子,其他家长轮流还原生活中自认为与孩子最糟糕的沟通场景,演绎出来。“你给我滚出去!”“回家鞋子袜子乱扔,告诉你多少次了?妹妹都会了,你还不会!”“我可以不要你,但是我不能不要我妈,你再打她,我就不要你了!”,这些沉重的话,从扮演“家长”的口中说出时,不少人下意识地顿了顿——或许是第一次以“旁观者”视角,清晰听到自己曾对孩子说过的伤人话语。扮演孩子的家长站起身时,语气真诚:“今天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才真正明白,以前那些脱口而出的话,会伤了孩子的心,往后一定不能吼孩子。”</p> <p class="ql-block">台下的家长都陷入了沉思——或许是共情了“孩子”的委屈,或许是想起自己也曾用类似的话语伤害过孩子,心底满是愧疚。但无论这份动容源于何处,有一点无比清晰:此刻的每一位家长,都已在心底埋下了“改变”的种子,也坚定了用更温和、更懂孩子的方式去沟通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每堂课程都是一次育儿唤醒,每一次唤醒都藏着生活新可能。愿家长们带着这份触动回家:常存“自我觉察”,想想对孩子的话是让他缩肩,还是让他眼里发光;练就“情绪耐心”,发火前先等一等,用练习把吼叫换成轻声沟通;守住“长久坚持”,把“零吼叫打卡”变成家里的成长印记。此刻启程,改变就从对孩子说第一句软语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