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6日</p> <p class="ql-block">11月6日,淮海战役开战纪念日如期而至。响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赓续红色血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号召,鞍山十几位老兵后代与红色志愿者以微信群为“云端纪念堂”,一场特殊的纪念仪式温情启幕。大家隔着屏幕隔空相聚,同步聆听《寸心》《江山》红歌、重温《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片段、分享淮海战役中的红色记忆,在文字、影音与初心的交织中,追忆先辈浴血峥嵘,缅怀革命先烈,让红色精神跨越时空、深度传递。</p> <p class="ql-block">当日上午,纪念活动循着红歌旋律温情启幕。发起人、老兵后代王京临率先在群内分享《寸心》音频,动情倡议:“先辈们以热血守护故土,红歌里藏着他们的初心誓言。今天,我们以歌寄情、以影忆史,践行全会精神,把红色基因好好传承下去!”悠扬旋律中,“一生誓言,一生作答”的歌词直击人心,群内瞬间沉静。</p> <p class="ql-block">老兵后代王庆亮难忍动容,留言道:“听到这句歌词,就想起父亲经常念叨的‘没有辜负父老乡亲’,这是他一辈子的坚守。”随后,《江山》的旋律接续响起,“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的真挚唱腔,让全国道德模范、红色志愿者杨素静深有感触:“这正是淮海战役军民同心的真实写照!我们走访老兵时常听他们说,当年乡亲们推着小车、带着粮草连夜支前,正是这股军民鱼水情,才筑起了胜利的坚实后盾。”</p> <p class="ql-block">红歌余韵未散,《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同步放映正式开启。银幕上炮火连天的冲锋瞬间、冰天雪地里的阵地坚守,与方才激昂深情的红歌旋律形成强烈呼应,瞬间将大家拉入那段烽火岁月。群内实时留言与光影、旋律交织,“影片里战士们死守阵地的模样,配上《寸心》的誓言,突然就懂了先辈的执着与坚守”“看到支前群众推着小车踏雪送粮的片段,立刻想起《江山》里的歌词,军民同心才是胜利的根本!”字里行间满是动容,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沉浸式感受着先辈的英勇无畏与深沉家国情怀。老兵后代王京临动情晒出抗战老兵张服心家中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配文道:“这是张叔叔当年军装上的物件,和影片里战士们佩戴的一模一样。他总说,戴着它上战场,就觉得浑身是劲,哪怕冻得手脚发麻、饿到头晕眼花,只要摸到这枚胸牌,就想起入党时的誓言,再难也得守住阵地。红歌里的初心誓言,正是他们用生命坚守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观影听歌的感动尚未褪去,分享环节已然接续升温。老兵后代们纷纷上传家中珍藏的“传家宝”——锈迹斑斑的行军干粮袋、磨得发亮的背包带,还有镌刻着功勋的军功章,每一件老物件都承载着先辈的烽火岁月。老兵后代赵丽芳动情说道:“我老公公15岁就参军入伍,身上还留着两颗没取出的子弹,一辈子打过无数场硬仗。他总跟我们说,当年看着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心里就一个念头:拼了命也要守住家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好好珍惜!”</p> <p class="ql-block">红色志愿者张建华也循着这份感动,结合走访老兵的亲身经历,生动重现了当年“村民把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支前场景,朴实又壮烈的细节,与《江山》中“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的歌词形成强烈共鸣。几位老兵后代与红色志愿者还紧扣红歌内涵、影片情节,细致解读淮海战役的关键节点与历史背景,让在场者更深刻领会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活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意义——当红歌旋律、经典影像与本土史实相互交融,那些沉睡的红色记忆便变得鲜活可感,直抵人心。</p> <p class="ql-block"> 活动接近尾声,接力留言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以红歌为媒,以影片为镜,铭记先辈热血奉献,守护不朽红色记忆!”老兵后代袁芬说。“循着全会精神指引,传承先辈赤胆寸心,守护家国万里江山,勇担时代使命荣光!”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感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参与者纷纷感慨,这场“红歌开篇+观影忆史+淮海战役分享”的创新活动,让红歌内涵、战役精神与全会要求实现深度交融。它不仅让老兵后代与红色志愿者的心脉紧紧相连,更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扎根生长,为赓续本土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p> <p class="ql-block">鞍山全媒报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