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29日上午,我们全家从晋城市驱车前往山西省高平市市区东南五公里的米山填,大粮山南部的定林寺。</p><p class="ql-block"> 定林寺背靠大山,依山势面南而建,林木掩映之间,殿阁楼亭,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古韵盎然,宏伟壮观。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在寺庙正门两侧,寺庙西侧有一颗植于金代的松树,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苍劲有力,远远望去,繁茂的主干形如冲天巨龙,它们是寺庙忠实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 定林寺古称永德寺,后因寺旁有一眼终年不竭的定林泉,更名为定林寺。寺内四进院落,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山门、雷音殿、三佛殿基址、七佛殿。</p> <p class="ql-block"> 山门面阔三间,是一座重檐九脊的复合式两层高阁建筑,底层为砖砌,二层为木构,阁内底层为寺庙正门,二层塑四大天王像,天王殿门前有抱厦,形成了“明三层,暗两层”的结构,三层高底错落的滴水檐,檐角高挑,造型独特。天王殿与东西两边三层高的钟楼和鼓楼一字并肩,上下形成五层屋檐,显得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 藻井位于山门二层,建于元代。天虽下着小雨,游客也不少,观看藻井需排队,爬上山门二楼狭窄而陡峭的楼梯抬头一看,太惊艳啦!藻井真的开花啦!心想无论那个朝代都有能工巧匠。因观看受时间限制,急忙拿出手机把藻井拍下来,回去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 藻井呈八边形穹窿状,中心圆形莲花头垂花假柱,八组斗拱如花瓣辐射,形成“八面莲花”绽放,以黄、朱、青三色彩绘莲瓣与云纹,琉璃嵌芯,透雕卷草纹点缀斗拱间隙,垂花柱雕刻细腻,花瓣纹路清晰,莲花造型层叠雕刻。</p> <p class="ql-block"> 山门迎面是雷音殿,重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位于正方形台基之上,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斗拱精巧,前后明间开门,筒板布瓦盖顶,琉璃脊饰是金代的佳作,金碧辉煌。殿内梁架结构为宋制,檐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拱后尾,在华拱之上施硕大的头,压在昂尾之下。斗拱上的彩绘牡丹缠枝纹,精巧秀丽,古朴雄伟。</p><p class="ql-block"> 雷音殿东西配殿为元代建筑,东配殿有壁画,绘制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内容描绘十殿阎王审判与地狱刑罚场景,通过善恶因果,警示敎化,反映明代民间信仰与社会伦理。</p> <p class="ql-block"> 石梯穿洞上方,有一个别致小院,北有七佛大殿,东西为两层楼阁,院中耸峙二亭,七佛殿的月台前,有一颗小叶梧桐树,是清代乾隆元年南方高僧到定林寺讲经时带来,至今枝叶茂密,四季常青,秀雅苍郁。</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到大殿,七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筒板布瓦,金代琉璃脊饰。院内亭台楼阁,气势轩昂。居高临下,登高远眺,四周峰峦拱翠,松柏挺秀,山水楼阁,错落有致,屏清寂秀,风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 定林寺,这座跨越千年的古刹,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在这里古木参天,泉水潺潺,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一花一木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