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冰城哈尔滨(一路北上十二)

美友6523486

6月30日,经过两周的舟车劳顿,到达了村长《一路北上》的终点——北国冰城哈尔滨。借助贝壳找房平台,在呼兰区学府路租到了百平出头的临时小窝,开启了近仨月的避暑旅居生活。咱时间充裕,可融入市井,放慢脚步,细细品,慢慢看,真切感受哈尔滨人的质朴热情大气和包容,对冰城哈尔滨的风土人情、前世今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iv><br></div>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别名“冰城”,是一座从来没有设立过城墙的城市。元朝是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明末清初女真人曾在此修筑阿勒楚喀要塞,渐成女真金、清两朝的龙兴之地;20世纪初应“沙俄中东铁路”而生,与绥芬河、满洲里一样,也是一座火车轮子拉来的城市,迅速发展为东北亚交通枢纽。 哈尔滨深受俄罗斯文化的浸染,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誉;1946年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荣耀与历史的城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期许和梦想。其名字来源于女真语—阿勒锦哈喇宾,意为“光荣和荣耀”;也有人说是满语“天鹅”或“打鱼泡、晒鱼网”的地方。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养成了哈尔滨人喜好野游、冬泳、喝啤酒、看冰灯的独特生活习俗。 哈尔滨的城建中西合壁,拥有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伏尔加庄园、巴洛克风情街、防洪纪念塔、萧红故居、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极地馆、冰雪大世界、太阳岛、亚布力滑雪场等知名景观。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露西亚咖啡西餐厅、马迭尔冷饮厅、法籍犹太人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法国万国储金会、犹太国民银行、天鹅湖水晶舞台、哈尔滨一等邮局、松浦洋行等余韵未老,让人流连驻足。 始建于1907年的圣·索菲亚教堂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教堂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也是哈尔滨现存的教堂中最著名最精美的一座。 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松花江特大洪水而建。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和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力量坚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坚如磐石。 斯大林公园原名江畔公园,是顺松花江南岸堤坝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与驰名中外的太阳岛隔江相望。园内的江畔餐厅 仿造俄罗斯古典木结构建造,屋脊高低错落、棱角分明、五彩缤纷,外观呈积木形状,迎江通透式的外廊,室内欧洲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 松花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夏季江水送爽,绿柳成荫,临江宽阔的天然浴场是哈尔滨人的消暑胜地。冬季白雪皑皑,好一幅北国冰雪世界,赏心悦目,其妙无比。 松花江公路大桥全长1565米,规模巨大,结构新颖,呈剪子形状,给人以偌大个松花江轻松被一刀剪断之感。伫立桥头,极目远眺,太阳岛风景区尽收眼底,滔滔东去的松花江水在脚下奔腾,好一派壮美风光。 始建于1901年的滨洲铁路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梁,也是哈尔滨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如今已是功成名就光荣退休,成了追忆历史,游人热络打卡的地方。<br>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伫立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前广场,为纪念对日战争中阵亡的苏军官兵而建,由花岗岩砌成。碑座为正方形,碑身为方形椎体,造型优美,庄严肃穆。俄文碑文为“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独立,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中文碑文为“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在解放东北作战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如果你想感受一个更接地气、更富有中国市井气息的哈尔滨,那么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站。她承载着哈尔滨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移民文化,是一座“活”的博物馆,完美展现了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风情街具有巴洛克的建筑外形和中式建筑的灵魂。这种“穿西服戴瓜皮帽”的建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闯关东的中国商人发达后的杰作。他们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西洋建筑风格,但又将其与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混搭奇葩。 伏尔加庄园坐落于哈尔滨城南的阿什河畔。庄园的名字源于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其核心理念是复刻哈尔滨20世纪初作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城市风貌与建筑艺术。 伏尔加庄园是一个成功营造了异国情调的主题公园,是理解和感受哈尔滨这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脉络的生动窗口。庄园并非简单的复制和仿建,而是将许多已经消失或损毁的哈尔滨老建筑按1:1的比例原貌重建,并融入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化元素,使其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建筑、休闲于一体的异域风情主题园区。 哈药六厂办公楼是一座因其极度奢华的欧式宫殿建筑风格与制药工厂的实用主义身份形成巨大反差而走红的网红建筑。因其建筑风格极其奢华,酷似欧洲古典宫殿,尤其是与法国卢浮宫有几分神似,故被网友戏称为“哈药六厂卢浮宫”。 由于其过于奢华和魔幻的外观与一家制药工厂的身份形成了巨大反差,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追捧。其本身已经超越了一座单纯的建筑,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个生产平价药品的工厂,却坐落在一座“宫殿”里,这种强烈的反差正是其走红的缘由,被视作中国特定发展时期企业实力和审美趣味相融合的一个缩影,带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如果时间充裕且对它感兴趣,可以前往打卡,远远地拍照留念,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混搭”风情。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哈尔滨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其后年复一年,年盛一年,享誉中外,引来了八方来客。 太阳岛生态示范岛是国内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湿地型风景名胜。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及许多国际国内的雪雕比赛都在此举办。园内有天鹅湖、太阳瀑、水阁云天、松鼠岛、俄罗斯风情小镇等景观。 <div>  在尽享冰城壮美风景,愉悦身心之余,也应去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看看,铭记历史,方能行稳致远。 <br></div>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落后就要挨打,这些朴素的道理需要世代铭记,发愤图强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抛开这些不爽的记忆,哈尔滨还有一个唯美的故事传说。<br><br> 话说20世纪初的哈尔滨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大都市。<br><br> 那时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天一位名叫瓦西里的俄国商人来到了这里,在中央大街开了一家商铺,经营皮毛、珠宝等商品。他聪明能干,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哈尔滨商界的佼佼者。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贵族后裔安娜与瓦西里在这里相遇,两人在中央大街阑珊的灯光下坠入了爱河。瓦西里,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用钢琴为安娜谱写了一首专属的旋律。安娜,一位温婉的画家,以瓦西里的肖像为灵感,创作出了一幅动人的画作。 瓦西里在经商之余,还热衷于慈善事业,捐资修建了一所教堂,供哈尔滨的俄国侨民做礼拜。这座教堂就是现在的圣·索菲亚教堂,成为了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他们的爱情如同哈尔滨的冬夜,虽然寒冷,却充满了温暖与浪漫,成为了哈尔滨流传的一段佳话,见证了这座城市里最真挚的爱情。 然而,这段浪漫恋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安娜家族认为瓦西里是个商人,身份低微,不配与公主交往。而瓦西里的同胞则认为安娜是个落魄的贵族,不值得瓦西里付出真心,于是两人决定私奔,逃离这世俗的喧嚣。 他们来到了哈尔滨的太阳岛,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们种花、养鱼、读书、画画,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造化弄人,不久安娜却因病辞世,只留下了悲痛欲绝形单影只的瓦西里。 为怀念安娜,瓦西里在太阳岛上修建了一座安娜雕像。如今雕像仍然屹立在太阳岛上,见证着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时光流转,哈尔滨历经沧桑,但那段关于瓦西里和安娜的爱情传说,却成为了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而哈尔滨,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