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霞村乐龄学堂秋季学期第八期 119消防安全月

霞村乐龄学堂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5年11月6日,霞村乐龄学堂迎来了秋季学期第八期活动,恰逢全国“119消防安全月”,我们特别组织了一场以“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与逃生演练。五十位学员齐聚学堂前的空地,红底黄字的横幅在秋阳下格外醒目,写着“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安全用火用电”。乐龄学堂的旗帜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声温柔的提醒:安全,从来不是小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乡消防站的赖标超同志站上讲台,没有用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而是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地话,像拉家常一样和大家聊起火灾来临时该怎么办。“要是你在家闻到焦味,第一件事不是找眼镜,是赶紧摸门烫不烫!”他一边说,一边比划,引得老人们频频点头。教室里坐满了人,投影屏上播放着火灾案例,画面触目惊心,但赖站长的语气始终沉稳,像一盏灯,照亮了慌乱中的出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接着,他讲起了烟感器——那个平时挂在天花板上、默默无闻的小圆盘。“它就像咱家的哨兵,一闻到烟就‘滴滴滴’地喊救命。”他举起一个模型,演示如何测试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是防毒面具,他一步步教大家如何打开、佩戴、密封,“别等火烧眉毛才翻箱倒柜找说明书。”最后是干粉灭火器,他总结成四句话:“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简明有力,连最年长的阿婆都跟着念了一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理论讲完,该动真格的了。警报声突然响起——“滴滴滴”,模拟的烟感报警划破宁静。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活”了起来。老人们没有慌乱,而是迅速扶稳椅子,按照之前讲解的路线,弯腰低身,有序地从安全出口撤离。脚步虽慢,却稳如钟摆。我在队伍最后跟着走,看着他们一个个沉着地穿过“安全门”,心里竟有些动容:这不是演练,这是一群人在为自己的生命争取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最后一项是实战——灭火体验。学堂广场中央架起一口大铁锅,木柴燃起熊熊火焰,热浪扑面。几位志愿者举手尝试,赖站长在一旁指导:“站在上风,对准火焰根部,别怕,喷!”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接过灭火器,深吸一口气,动作利落,白雾喷涌而出,火势瞬间被压制。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掌声,有人笑着说:“这比跳广场舞还带劲!”笑声中,紧张化为信心,知识落地成了能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堂课、一场演、一次练。但我知道,那些记在本子上的字、刻在心里的步骤,或许某一天,真能救下一条命。在霞村这个小小的乐龄学堂里,我们不教人长生不老,只教人如何在危险来临时,稳稳地活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