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6日,三明市2025年新任教师培训班迎来第四天,连日的阴雨悄然退去,明媚的阳光洒满校园,也为我们的学习之路注入了别样的暖意与动力。上午罗娟老师《反思.赋能.成长: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下午黄晓明老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班主任工作》两场讲座,分别从教学专业提升与班级管理实践两个维度,为我们这些新任教师送上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成长礼包”,让我在一天的学习中收获满满、备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娟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厘清了“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意义。过去总觉得教学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循环,却忽略了从日常实践中提炼经验的重要性。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直击要害,让我明白缺乏反思的教学只会陷入重复劳动,难以实现自我超越。讲座中拆解的反思维度与具体方法——从遵循ABCD法则设定可测教学目标,到聚焦教学设计、课堂过程与评价效果的全方位复盘,再到“What-So what-Now what”的反思模型,让抽象的“反思”变得有章可循。尤其是英语教学案例中对教学目标的优化,更让我意识到,教学反思不是事后的“无用功”,而是精准破解教学难题、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罗娟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搭建了“专业成长的骨架”,那么黄晓明老师的分享则为我们填充了“班级管理的血肉”。作为新任教师,班级管理是我最忐忑的领域,而黄老师的讲座用大量具体案例与实操策略,打消了我的顾虑。从班规制定的精细化、积分制管理的量化考核,到初中班委轮值制与高中班长负责制的差异化设置;从问题学生“恩威并施”的处理原则,到早恋、心理脆弱学生的柔性引导;从兼顾公平与激励的动态座位调整,到共情式家校沟通的技巧,每一项内容都贴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批评对事不对人”“善于发现后进生闪光点”“班级凝聚力需共同参与”等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纪律”,而是以爱心为基、以智慧为径,构建有温度、有秩序的成长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的学习下来,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能力缺一不可。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功”,让我们在授课中不断精进;科学的班级管理是保障教学有序开展的“外功”,让我们在育人中彰显担当。两场讲座相辅相成,既教会我们“如何教”,也指引我们“如何育”,更让我们明白,教育既要守住“教知识”的底线,更要筑牢“育新人”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光正好,未来可期。作为新任教师,我将把今日所学转化为明日实践:在教学中坚持反思复盘,用科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在班级管理中践行严慈相济,用爱心与智慧呵护学生成长;在专业发展中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兼顾教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愿我们都能以反思赋能专业,以智慧深耕育人,在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负时光,不负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