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蓝天画家张益余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竹林里,露水还挂在叶尖上,两只公鸡早已在林间苏醒。一只通体黑白分明,颈羽泛着红蓝光泽,昂首向天,一声长鸣划破寂静;另一只红黑相映,羽翼如漆,稳稳立于草丛之间,目光炯炯。竹影婆娑,绿意沁人,风过处,叶片轻摇,仿佛也在应和着这清晨的生机。草色青青,衬得它们愈发精神,宛如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吉祥使者。</p><p class="ql-block"> “吉祥如意”四个字题在画侧,墨迹沉稳,力透纸背,像是把人们对生活的所有期盼都写进了这片竹林。我站在画前,竟觉得那啼声穿越纸面,直入耳畔。这哪里是两只寻常的鸡?分明是晨光中跃动的祝福,是岁月静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公鸡便有“五德之禽”的美名——文、武、勇、仁、信。它头顶红冠,是为文;足搏距爪利,是为武;敌前敢斗,是为勇;见食呼群,是为仁;守夜不失时,是为信。它们不必言语,只消一声啼鸣,便唤醒人间烟火,带来一日希望。而这幅画中的两只雄鸡,一高歌一静立,恰似动静相宜的人生哲理,也像是在提醒我们:生活既要昂扬进取,也要沉稳守心。</p><p class="ql-block"> 竹林清幽,节节向上,自古便是高洁与坚韧的象征。竹与鸡同框,不只是画面的和谐搭配,更是一句无声的祝福——竹报平安,鸡鸣如意。它们共同织就了一幅中国人最熟悉、最眷恋的生活图景:院前有竹,屋后有鸡,晨起听啼,暮归炊烟。这样的日子,平凡却踏实,简单却温暖。</p><p class="ql-block"> 我常想,“吉祥如意”不是遥不可及的祈愿,而是藏在日常里的点滴光亮。它是一声清亮的鸡鸣,是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是草尖上将坠未坠的露珠,是墙上那幅色彩明丽的画作,更是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不息向往。</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不说话,却说尽了千言万语。它把年节的喜庆、自然的律动、文化的底蕴,都融在了一帧画面里。每当目光停留于此,心头便悄然浮起四个字——吉祥如意,原来一直都在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