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三万里,青甘西域一片天 一一新疆自驾札记(2025年7月6日至7月1 0日)

天道酬勤

<p class="ql-block"> 第七篇</p><p class="ql-block"> 南疆风情 边境荣光</p><p class="ql-block"> 7月6日,今天是自驾新疆的第二十一天,行程已经接近尾声。我们抵达了喀什,这座南疆的重镇,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与历史底蕴。按照计划,明天我们将前往塔县,之后原路返回喀什,再由喀什前往和田,最后从和田、若羌出疆,经格尔木、西宁、成都返程。回顾这段旅程,行囊里满满当当,手机相册里也早已存满了美景:赛里木湖的蓝,纯净得让人心醉;乌鲁木齐大巴扎的热闹,充满了烟火气息;天山天池的静,宛如人间仙境;五彩滩的斑斓,像是大自然的调色盘;那拉提草原辽阔的绿,治愈着每一颗疲惫的心灵;禾木村的小木屋、喀纳斯湖的神秘、独库公路的壮美、托木尔大峡谷的雄奇、乌尔禾魔鬼城的苍凉、特克斯八卦城的玄妙、库车王府的古朴、温泉县的惬意以及阿克苏和喀什的城市风貌,都一一印刻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除了美景还有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烤羊肉外焦里嫩,咬下去汁水四溢;手抓饭油亮喷香,米粒裹着羊肉与胡萝卜的甜;刚出炉的馕带着麦香与芝麻香,越嚼越有滋味;一口口缸肉温暖醇厚,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还有那些甜到心坎里的瓜果,西瓜沙甜、哈密瓜软糯、葡萄晶莹,每一种味道都成为了旅途的甜蜜注脚。</p><p class="ql-block"> 而装进我心里的,除了这些美景美食,还有一个与新疆命运紧紧相连的人——左宗棠。这次来新疆,我才真正明白,今天我们能自由欣赏这些风光、品尝这些美食,都要感谢150年前这位花甲老人抬棺西征的壮举。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沙俄趁机染指伊犁,边疆危机四伏。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左宗棠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1876年,65岁的他抬棺出征,以示必死的决心。他制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湖湘子弟兵,克服粮草匮乏、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仅用一年多时间,便相继收复乌鲁木齐等失地,粉碎了阿古柏的侵略势力,成功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之后,他又通过外交与军事配合,迫使沙俄归还伊犁,并推动新疆建省,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以铁血与智慧,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其功绩彪炳史册。站在喀什的土地上,望着这片辽阔的疆域,心中满是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付出与坚守。</p><p class="ql-block"> 7月7日至8日,我们完成了从喀什到塔县再返回莎车的旅程,人们说这段路的风光精华都在路上,亲身走过才发现,果然名不虚传。塔县全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帕米尔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与三国接壤,坐拥四座雪峰,是中国最“牛”的县城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聚居地,塔吉克族同胞作为白种人,有着独特的外貌与淳朴的民风。</p><p class="ql-block"> 7月7号上午从喀什出发前往塔县,车子一路向帕米尔高原驶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美丽的白沙湖。白色的沙丘环绕着蓝色的湖泊,一池碧绿恬静而素雅,在雪山的映衬下格外圣洁,难怪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我们停车驻足,在湖边漫步,感受着这份纯净与美好,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沙丘与蓝天,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p><p class="ql-block"> 过了白沙湖,继续驾车向西南方向行驶,随着海拔一路攀升,有着“冰川之父”美誉的慕士塔格峰渐渐出现在视野中。它位于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县的交界处,是帕米尔高原的东端,海拔7509米,峰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巍峨壮观,让人望而生畏。沿途还经过了喀拉布勒湖(简称卡湖),湖面海拔3500米左右,面积约10平方公里,湖泊四周被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倒映在湖中,景色异常优美,许多人都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里领略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 7月7日下午我们沿着中巴友谊公路一路前行,向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国门进发。沿途的雪山冰川壮美无比,公路蜿蜒在帕米尔高原上,两侧是皑皑雪峰和辽阔的草甸,偶尔能看到成群的牦牛在草地上悠闲觅食,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白云仿佛触手可及。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空气渐渐稀薄,但心中的期待却愈发强烈。</p><p class="ql-block"> 抵达红其拉甫国门时,那矗立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上的雄伟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庄严的光芒,令人心生敬畏。国门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祖国的强大与威严。我站在界碑旁,看着刻有“中国”字样的石碑,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面的巴基斯坦友人微笑着向我们招手,眼神中满是友好,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巴友谊的深厚与纯粹。</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戍边战士的心血与坚守,他们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日复一日地守护着祖国的边疆,用青春与热血捍卫着国家的领土完整。离开时,我回望国门,它那雄伟的身姿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中,这次经历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难忘、最自豪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从红其拉甫国门返回塔县的途中,我们意外邂逅了瓦罕走廊,这个在历史书中读到过无数次的地方,如今真切地出现在眼前,让人满心欢喜。公元399年,东晋高僧法显曾途经此地西行求法;后来,玄奘法师也沿着这条古道前往天竺取经。如今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高僧们的坚定与执着,能听到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p><p class="ql-block"> “瓦罕走廊”四个大字醒目地映入眼帘,周边的游人纷纷驻足打卡留影。旁边的石碑上记载着法显、玄奘、安世高的经行处,字里行间都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北段之间,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漫步其中,虽不见当年商贾云集、僧侣接踵的热闹景象,但能感受到它独特的苍凉与厚重。这里南邻巴基斯坦,北接塔吉克斯坦,“鸡鸣闻三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此次瓦罕走廊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更让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7月8日,我们从塔县出发前往盘龙古道。这条有着600多个弯的盘山公路,蜿蜒盘旋在帕米尔高原上,翻过一个4200米的垭口,便能看到阿恰乡脚下这条宛如巨龙潜伏在山中的道路,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人生的登峰之路,想要往上爬,需要经历多少曲折与考验。远方的大好河山如此壮丽,我们驶下这条沧桑古道,感受着每一个弯道带来的刺激与震撼。盘龙古道上那句宣传语“今日走过了人生的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不仅是对旅途的美好期许,也成为了无数人追寻的目标。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更能体验到挑战自我、征服自然的快感。驶离盘龙古道后,我们经喀什前往莎车,结束了这段充满惊喜的帕米尔高原之旅。</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自驾二十余天,三次轻微违章的经历,让我深深记住了这里交警的温度。第一次是在那拉提景区内,我着急到对面的停车场,没注意路面是单实线,正当越过单实线准备进停车场时,被现场交警拦下。本以为会收到罚单,没想到交警只是微笑着给予警告,还贴心地让我快驶离,没有丝毫生硬与严厉。</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在独库公路临近库车的路段,正值旅游旺季,车流量大且全程限速严格。我跟在两辆大货车后面很久,一时没忍住,在双实线的情况下超了车,结果被前方的交警拍了下来。当时心想这次肯定跑不掉了,没想到到了前方 checkpoint,交警并没有拦下我,至今也没收到处罚信息,让我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告诫自己以后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是7月8日在叶城县境内的县道上,我没注意路边的限速标志牌,超速了15%,被交警现场拦了下来。我心想“事不过三”,这次肯定要受处罚了,结果帅气的交警在给我出示了违法视频后,问我们是不是来新疆旅游的,得知答案后,只是现场给予警告,没有罚款也没有扣分,还温馨提示:“风景再好也得看路啊”,随即挥手放行。没有生硬的罚单,只有耐心的提醒与体谅。新疆交警用这种人性化的执法,让旅途多了份温暖,也让我们更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意义。这份包容与理解,比任何处罚都更有力量,也成为了新疆之行中一段温暖的插曲。</p><p class="ql-block"> 7月9日,我们驱车驶向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南疆大地,从莎车出发,途经泽普、叶城,最终抵达和田,这一路的风景与故事,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莎车的古老城墙上,我们便开启了这场奇妙之旅。莎车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处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古老的街巷、传统的建筑,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离开莎车,沿着县道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泽普。泽普被誉为“金胡杨之乡”,虽然现在不是观赏胡杨的最佳季节,但我们抱着“既然来了就看一眼”的想法,走进了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漫步在胡杨林中,脚下是厚厚的沙土,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胡杨在诉说着它们“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传奇故事。虽然没有看到金秋时节金黄的胡杨,但夏日里翠绿的枝叶也别有一番韵味,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宁静而美好。</p><p class="ql-block"> 告别泽普,继续向着叶城县前行。叶城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是新藏公路的零公里起点,也是我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来到叶城,我们首先前往新藏公路零公里处,这里是无数旅行者心中的圣地,许多人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我们也不例外。站在零公里标志旁,望着眼前延伸向远方的公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憧憬与向往。在叶城,我们还品尝了入疆以来最正宗的大盘鸡,鸡肉鲜嫩、土豆软糯,汤汁浓郁,配上一碗拉条子,简直美味至极,这些美食让我对叶城的印象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从叶城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和田。这座以“和田玉”“和田毯”“和田绸”闻名天下的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热闹与繁华。稍作休息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和田夜市,想要品尝这里的美食,感受这里的烟火气。夜幕降临,和田夜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一走进夜市,各种美食的香气便扑鼻而来,烤包子、烤羊肉串、椒麻鸡、羊杂、烤鸽子等应有尽有,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穿梭在人群中,最终选择了一家卖椒麻鸡的摊位,点了椒麻鸡、羊杂和烤鸽子,味道十分鲜美,辣中带麻,麻中带香,让人回味无穷。这次从莎车到和田的旅程,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领略到了南疆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也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7月10日,是自驾新疆的第二十五天。清晨九点半,和田的阳光已有些灼人,我们驶离这座嵌在沙漠边缘的小城。公路笔直地切开戈壁,车窗外是无尽的土黄色,偶有几丛骆驼刺在风中摇晃,显得格外坚韧。行至午后,民丰服务区的招牌在远处亮起,简易的餐厅里,一盘番茄鸡蛋拌面驱散了旅途的干燥与疲惫,窗外的风却渐渐烈了起来,沙粒敲打着玻璃,发出细碎的声响。</p><p class="ql-block"> 午后出发不久,风沙骤起。原本清晰的路面变得朦胧,前车扬起的沙尘像一道黄色幕布,我们不得不放慢车速,雨刮器徒劳地扫着挡风玻璃上的沙痕。天地间只剩一种单调的土黄色,连时间都仿佛被拉长了,车厢内一片安静,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和风沙的呼啸声。傍晚七点半,若羌的轮廓终于清晰起来,维也纳酒店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温暖。来不及洗去一身沙尘,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楼兰文化公园,公园里楼兰姑娘的雕像静静地矗立着,身姿曼妙,神情温婉,我们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楼兰姑娘”,真是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赶在博物馆闭馆前,我们匆匆冲了进去。玻璃柜里的楼兰美女干尸、锈迹斑斑的兵器和织物,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沧桑。那些沉睡了千年的文物,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神秘的楼兰古国。走出博物馆时,夜色已浓,若羌的星空格外清澈,白天的风沙仿佛一场遥远的梦。此时时针已指向晚上九点半,夕阳的余晖才渐渐褪去,我们也早已饥肠辘辘,大家不约而同地找了一家川菜馆,点上几个小菜,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缓解了一天的疲惫与饥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