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防患于未然

那墨友趣

<p class="ql-block">我总记得老师傅说过:“机器不响的时候,才是最该竖起耳朵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那根立柱的混凝土表面裂了道缝,像一道被遗忘的伤疤。前几天雨水渗进去,今天一看,边缘已经剥落,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钢筋。没人注意到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坏的,就像没人察觉隐患是如何一点点爬进安稳生活的。可它就在那儿,沉默地提醒着:平静不是坚固的证明,而是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的假象。我蹲下身摸了摸那道裂缝,指尖传来粗糙的凉意——有些破损,一开始都无声无息。</p> <p class="ql-block">太阳能板在坡顶排成一片斜阵,金属支架牢牢钉进地面,像一群沉默的哨兵。它们在晴天里安静地工作,把阳光变成电,几乎让人忘了它们也需要维护。可我知道,一场沙尘过后,板面积灰会降低效率;一场暴雨后,支架的螺丝也可能松动。越是晴朗的日子,越要仔细检查一遍。安稳运行的设备最容易被忽视,而忽视,往往是意外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安全警示牌立在配电箱外,红圈里的黑手触碰闪电,下面写着“设备带电 禁止靠近”。字很黑,背景很白,像一句不容商量的告诫。风一吹,金属结构发出轻微的嗡鸣,仿佛在回应这警告。我站那儿看了几秒,没靠近。有时候,最危险的不是轰鸣的机器,而是你以为“现在没事”的念头。这片刻的平静,不该是冒险的理由,反而该是提醒自己:规则之所以存在,正是为了守住那些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平浪静的日子,从来不是懈怠的许可证。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被藏起来的风险。手套、裂缝、支架、警示牌——它们不说话,却都在提醒:真正的安全,不在事故之后的补救,而在无事时的防患。我收起工具,回头看了眼场区。阳光依旧温柔,可我知道,这份平静,是靠一次次弯腰检查、一次次按规操作,一点点守下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