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5日上午,武昌区付家坡小学迎来了一场富有深度与温度的教育科研研讨会。学校课题组围绕市级规划课题,与武昌区教培中心柏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市规划课题《“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的小学“科劳+”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后续推进工作,如何通过课程创新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教育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课题汇报:聚焦真问题,构建新框架</p><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课题组张嫣然老师就课题自开题以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汇报。从课程内涵的界定到框架体系的构建,从“营养计划”“美化计划”到“成长计划”三大板块的落地实施,团队展现了以“学生真问题”为起点、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的课程设计思路。</p> <p class="ql-block"> 张嫣然老师在汇报中强调,课程的核心在于生活属性、实践属性与融合属性,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实现科学素养与劳动能力的协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案例分享:学生为本,实践见真章</p><p class="ql-block"> 三位一线教师分别分享了基于学生真实问题形成的项目案例:</p><p class="ql-block"> 王立群老师谈到教室角落改造,针对学生反映“教室缺乏生机”的问题,团队提出“角落换新”方案,让学生参与设计与改造,打造情绪调节与互动展示的多功能空间。</p> <p class="ql-block"> 郭永华老师就饮食健康项目展开分享。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饮食偏好,开发营养食谱、烹饪课程,推动“食育”走进课堂,提升健康意识与家庭参与。</p> <p class="ql-block"> 钟东池老师谈到清洁技能提升,面对低年级学生清洁难题,团队从工具适配、技能培训到激励机制系统施策,让学生爱上劳动、学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三、专家引领:高位点拨,指引新方向</p><p class="ql-block"> 柏老师对学校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从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三个维度提出宝贵建议:</p><p class="ql-block"> 1. 课程设计要紧扣生活内涵,体现低、中、高年级的进阶性与系统性;</p><p class="ql-block"> 2. 强化科学与劳动的融合,让学生在探究中劳动,在劳动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3. 关注国际视野与政策前沿,将低碳生活、科技融合、社会责任纳入课程视野。</p><p class="ql-block"> 柏老师指出:“教育科研要走在现实前面,培养能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四、共识与展望:以科研之力,塑教育之形</p><p class="ql-block">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指导不仅厘清了研究思路,更增强了实践信心。学校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化课程开发,通过成长档案袋、表现性评价等方式,记录学生成长,展现教育成果。</p><p class="ql-block">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此次柏老师下校指导,不仅为课题研究注入了专业力量,更激发了整个团队的教育热情与创造力。付家坡小学将继续以生活实践课程为支点,推动教育创新,赋能学生成长,为培养面向未来的生活家与创造者而不懈努力!</p>